國際先驅導報駐烏蘭巴托記者呂國棟報道 采訪在蒙古的中國公司,記者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贏利的公司更不愿接受采訪。好事都得“掖著”,擔心蛋糕被攤薄了。
不過,記者還是采訪了在蒙古經營狀況和效益都不錯的“鐵木真”!拌F木真”服裝公司是中國香港在蒙古的一家獨資公司,也是在蒙古服裝企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目前,這家公司有1800名工人,平均每天有一個集裝箱的服裝出廠運往美國。
流水生產
公司董事長楊戰明告訴記者,2004年底該公司有1300名工人,最近半年增加了500人。在蒙古熟練縫紉工人緊缺的情況下,該廠能招到工人主要是靠流水生產。
“流水生產的工序分得很細”,楊董事長說,“這對工人來說(操作起來)更簡單。因為每個工人只做自己的一道工序,這樣技術就容易掌握。剛入廠的工人也很容易接手”“細化的工序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唯才是用
鐵木真公司的1800名工人全部是當地的蒙古工人。而來自香港和內地的管理人員僅為18人。公司采取計件工資制度,多勞多得。
為了公正和增加透明度,每個工人前一天的工作量都會在第二天的公示欄中公布。工資每星期發一次,并將每人工資的數目在公示欄中公布。公司還在管理上實行公開性的原則,工人對企業的生產的情況有知情權,對企業的管理有建議權。
記者看到,楊董事長辦公室對著樓道的是一面玻璃墻,從外面看里面一目了然,而且辦公室的門一直敞開著。楊戰明告訴記者,只要他在辦公室的話,辦公室的門就一定敞開著,公司任何一名員工,不論有任何問題和建議,不論任何時間,都可以隨時進入辦公室,直接向他反應。除此,工人還可以隨時向其他管理人員和工會提出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其意見和建議,公司都在第一時間給予答復——這應該很符合蒙古人直率的性格,我們的秘訣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楊董事長對記者說。
在“鐵木真”公司,不論職工原來的“起點”如何,只要做出成績,就能得到提拔。32歲的公司襯衫廠和褲子廠廠長彤嘎圖婭就是幾年前公司從當地招來的普通員工。由于在工作中屢創佳績,如今她不但領導著1100名蒙古工人,而且還領導著中方的8名管理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