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減員增效先減護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4日 06:57 中國青年報 | |||||||||
據新華社大連8月3日電 (朱玉 吳振興)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一些醫院為了減少人力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以低月薪聘用合同護士,正規編制的護士隊伍逐漸被臨時聘用的護士所代替。另一些醫院連臨時護士都不用,讓病人花錢請護工,由此產生的“黑護工”問題社會反響強烈。 據衛生部對全國400多家醫院進行的調查,三級綜合醫院病房護士與床位比平均為0
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會議上指出,臨床護士隊伍建設令人擔憂,兩個原因造成了目前一線護士嚴重不足的局面。一是對護理工作的認識、重視和支持不夠。一些醫院“重醫療,輕護理”,認為護士只要跟著醫生跑就行了,將醫院發展的天平偏向能給醫院帶來經濟效益的大型檢查設備和醫師上。一些醫院臨床編制護士數量不夠,醫院又為減少人力成本,實施“減員增效”就先減少護士,認為護士是服務性人員,聘護士是“賠錢不掙錢”。護士不會像醫師那樣“開單”為醫院帶來效益,也不會像專家那樣為醫院吸引病人,更不會像大型設備那樣為醫院創造可觀的收入,只花錢,不掙錢,因此,醫院沒有必要每年多花幾萬元聘一名護士。一般會采取以每月五六百元的工資聘用合同護士,長此以往,正規編制的護士隊伍逐漸被臨時聘用的護士所代替,形成了醫院內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隊伍,護士基本的勞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導致了護士隊伍的不穩定。在一些醫院里,病房護士少,病人需要的護理工作不到位,醫院就讓病人花錢聘護工,出現了“護工圍著病人轉”的情況,一些“黑護工”不僅擾亂了病房的工作秩序,也使病人安全存在隱患。 馬曉偉解釋的另一個護士不足的原因是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方面存在問題。護士雖多但卻不在臨床一線工作,醫院里有什么事就喊護士,護士成了秘書。另外一些醫院過分重視科研,護理工作者忙于寫論文、評職稱而忽視了本職工作。在現行體制下,護士隸屬于科室,條塊分割,流動性差,忙閑不均,工效不掛鉤,護士的工作量、勞動強度、技術和風險程度與其收入、晉升等收益不成正比,干多干少一個樣,甚至工作量大、辛苦的科室收入不高,工作量少、清閑的崗位收入不低,勞動價值與報酬不匹配,分配機制不合理。一些大醫院上午人滿為患,下午就相對清閑,而且分科配置護士使得疑難重癥監護難以調配。一些護士的收入隨負責醫師的收入,沒有充分調動起護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這也使護士除了打針、發藥,很少主動接近病人、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為病人提供幫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