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的價格策略會怎樣調整,關鍵是企業的行為;至于是否會對整個車市帶來影響,更是未知數
本報訊記者賴瑛 實習生溫小燕報道:車市隱藏著一股降價風暴,從進口車擠壓到國產高檔車,從國產高檔車擠兌中級車,從中級車延伸到經濟型……匯率變化直接影響整車和零部件的進出口數量,進而影響廠商的成本策略。車價必然降價,這是擋不住的趨勢。
進口車有10億下調空間?
2004年,進口汽車占國內汽車市場份額為3.37%,比2003年降低了0.42%。多年從事進口汽車業務的某汽車城負責人坦言,進口汽車的降價空間有望在30%-40%范圍內,這將極大地刺激外國廠家向中國出口汽車。特別是近期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進口車價下跌2%,10萬的車可少付2000元,20萬的車可少付4000元。當然,實際上進口車降低的只是到岸價的2%,并非零售價。到岸價10萬的進口車,匯率基數下降2%即是2000元,因此車輛關稅、增值稅等每一個環節都會減少2%,唯一不變是利潤和運費。所以,對于價格不高的進口車型,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并不大。只有到岸價在四五十萬以上的進口車型,才有一兩萬差價的利潤空間。以國內售價51.8萬人民幣的進口凱迪拉克計算,進口成本下調超過1萬元。因此此次匯率變化,只是對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這三家在中國進口車業務最大的汽車廠家來說是大利好。實際上,進口車占國內汽車市場份額不多,最大受益的是高檔豪華的國產車。
國產高檔車最受益
去年進口車大約有10多萬輛。如果一輛車降1萬元,對進口車的總影響不過是10個億。然而,對于大量采用進口KD件組裝的國產車,以一年銷售20-30萬輛計算,影響的程度遠遠超乎進口車。一些國產車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鋼板甚至連塑料都是進口,如果簡單以50%的進口KD件來計算,車輛成本即可下降1%。對于國產化率越高的產品,外匯貶值所帶來的成本降低越小;而對于國產化率越低的產品,如國產奔馳、寶馬等,外匯貶值帶來的成本降低就較為可觀。海外采購零部件更劃算,國產高檔車由于絕大部分采用進口散件的SKD或CKD組裝生產,進口成本更低,價格更具競爭力,特別是剛投產的國產寶馬以及即將投產的國產奔馳和國產豐田。盡管RMB升值降低進口車價,刺激進口車數量的增加。然而,合資企業受到國家頒布的《整車特征征稅》政策的制約,即構成整車特征的進口部件將按整車征收關稅,限制大量進口零部件的念頭。兩者的利弊平衡著進口車進入中國的數量,業內人士指出,抑制進口車進口量關鍵是市場供求,而不是價格與成本,越來越多高檔轎車在華投產,抵消了對進口車的需求。
車市擋不住降價趨勢
南方某大型進口車汽車城負責人對RMB升值最大的反應是,車價必然降價,這是擋不住的趨勢。經營進口車與國產車多年的劉特文認為,當前,國產車的國產化率從40%到90%不等,意味著有10%到60%的零部件需要進口。RMB升值2%,整體車價基本上有2%的成本下降空間。去年,歐元匯率變化讓歐系汽車廠家飽受痛苦。大眾和PSA的合資企業零部件進口成本大幅攀升,由匯率造成的利潤損失高達十億。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張曉軍表示,一旦增加國產化率比例,不需要進口零部件,匯率的變化就不會影響到車輛成本浮動。長遠來看,車型實現全面國產化率進程,才能降低成本。進口車具備一定成本降低的因素,至于是否出現下調價格的空間,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治冰認為,選用進口件的國產車,雖然受到進口件進口成本低2%的利好因素,但是車價并非簡單地根據成本來計算,肯定會先考慮企業自身的利潤。今年進口車的價格策略會怎樣調整,是否直接反映在價格上還沒有定論,關鍵是企業的行為。進口車是否擠壓國產高檔車,國產高檔車擠壓中低級轎車,降價風暴會否拖累整個車市,還是未知數。(子琦/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