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國汽車巨頭這樣預言,“任何低估中國汽車出口的人都是愚蠢的。”全球化,不僅意味著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市場,而且也意味著中國企業要沖進全球市場。一個是在中國財富道路上走得最成功的全球汽車老大通用,一個是在國際化道路上進行最堅苦卓絕探索的奇瑞,兩者的路徑對于進入中國攻堅戰階段的跨國公司和急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都富有借鑒意義。
中國鏡頭
中國汽車市場依舊是一座富有吸引力的“金礦”。
通用的中國掘金之旅
一個跨國公司本土化的典型個案
1997年,通用把“全球一號”戰略項目放在中國,并聯合上汽投資15.2億美元成立上海通用時,似乎是下了從未有過的賭注。在這8年時間里,通用從一款排量3升、消費市場相對狹窄的別克轎車發展到現在6大品牌全面突入,2004年銷量達到49萬輛,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通用在中國的成功讓很多沒有抓住中國汽車市場“井噴”機會的同業們扼腕嘆息。而它成功的原因也值得其他希冀在中國有所突破的世界500強好好研究。
本土化的成功和體系的成功
一位從上海通用一成立就進入該公司的老員工這樣對記者說,上海通用的成功最根本得益于,雙方投資者具有長遠的眼光,對實際運作“指手畫腳”的很少,而整個團隊對市場解讀、學習和執行的能力很強。
從戰略層面來分析,通用在中國的根本戰略是完全以本土化市場為導向,而不是隔著太平洋從幾萬英里以外的美國來指揮中國市場的運作。通用總部很早就意識到中國對其全球化的戰略意義,在很多企業還在把中國當成分銷中心的時候,它對上海合資企業的支持就已不是停留在資金輸出上,而是通過技術和管理上的快速反應來支持它。
如果從技術層面來分析的話,通用在中國的成功是體系的成功。首先是得益于通用大宇的技術支持。通用大宇作為通用全球緊湊車型的開發基地,為上海通用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臺。其次是國際品牌的本土化成功運作。三是上海為美國實用主義文化的發育提供了土壤,整合全球資源來做中國市場。相比之下,同樣是美國企業的福特卻更像是個家族企業,在中國的步伐走得相對拘謹。
墨斐和陳虹的角色
通用成功的中國化戰略與兩個人分不開:墨斐和陳虹。
墨斐是通用在華戰略的主設計師,也是最主要的實施者,開宗明義而且精明果斷。而陳虹是上海通用項目的實際操盤手,他所帶領的團隊對中國汽車市場需求的解讀和預測,以及執行能力都超乎尋常。而目前這二位都已經從通用中國董事長和上海通用總經理的位置上掛冠而去,因此通用能否完成順利過渡以實現在中國第二階段的成功讓人拭目以待。
目前通用總部試圖把在中國的成功經驗移植到歐洲去,有消息說其日前已在上海通用考核適合被派往海外其他地方的人選。歐洲是全球汽車技術的試金石,如果歐洲人對中國式的本土化戰略也能接納的話,那么通用在中國的成功模式就可以在全球復制,而這些經驗也值得欲走出中國的本土企業分享。
又臨全新挑戰
全球汽車業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目前通用全球正在經歷繼上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日本和韓國汽車企業的崛起向它發起了從未有過的挑戰。而中國汽車業加入全球競爭,實際上也足以刺激這些巨頭們的神經。上海車展就是一個例證:很多老外對中國民族品牌的車型看得格外仔細,量車身拍內飾等。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對提高全世界汽車業的競爭水平都將功不可沒。
通用在中國的發展,已積累了市場培育、品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但通用在中國是否能夠持續成功,還依賴于通用全球的努力。
因為日益被納入全球市場的中國不可能有獨立的奇跡。
另外,它未來的發展,一是依賴于多品牌戰略能否成功,目前來看別克和雪佛蘭的銷售業績都不錯,但這只是成功的開始,通用的全球競爭對手豐田、日產、雷諾等還都沒有在中國真正發力。
二是需要解決后續產品的技術問題。通用五六年前投放市場的產品引領了當時的潮流,但現在這些已經沒有優勢。未來研發技術能力的提高,并且實現產品和品牌無縫對接,將是通用在中國持續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戰略手段。
論壇看點
中外三巨頭17日過招
17日上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汽車圓桌會議上,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赫穆特·龐克、通用全球總裁瓦格納和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將一起討論《亞洲的汽車產業:一條寬敞的大路?》。
中國本土汽車企業急于走出去,而國外巨頭紛紛涌入中國。大眾、通用、寶馬這些世界主要的汽車公司受亞洲低廉的生產成本及巨大的市場購買力所吸引前來大量投資,但中國的汽車企業卻試圖創立自有品牌并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兩者是否會產生沖突?中外汽車巨子們將就如何共謀亞洲市場相互討教。
訪談
中國車在亞洲大有作為
奇瑞汽車國際公司總經理張林
解說域外財富故事
國外企業殺進來和中國企業沖出去都是各自國際化的必然歷程。作為中國汽車業中最早實施轎車批量出口的企業,其海外之旅備受關注。目前奇瑞對外出口雖然沒有形成氣候,但其海外經銷商已然門庭若市,這些正在尋找下一個豐田和現代,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的經銷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奇瑞。此次《財富》論壇的汽車圓桌會議正是探討亞洲的汽車產業。且看奇瑞汽車國際公司總經理張林如何解讀奇瑞的域外財富故事。
亞洲車在亞洲有優勢
《新京報》:這次《財富》論壇的汽車圓桌會議主題是《亞洲的汽車產業:一條寬敞的大路?》,你怎么看待亞洲汽車市場目前的競爭格局?
張林:單單從競爭力和成長性來講,韓國和日本汽車企業要比北美和歐洲的企業強。而且亞洲市場目前還主要是日本和韓國汽車占據的份額大。例如東盟市場絕對是日本人的天下。而福特和通用在這些市場的影響力要比其他市場低。亞洲車在亞洲會很有作為,因為市場接近,而且對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感都比較強,設計理念也相近,因此日本和韓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很明顯。比如豐田在印尼市場做的幾款車非常成功,離地間隙很高,車子不大但是能坐的人多,是為這個市場特制的車型。
亞洲的汽車市場基本還是亞洲人自己占據,你看韓國現代的車在中國就那么兩款,但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通用在中國的成功也借助了大宇車型的力量。雖然豐田在中國表現還不突出,是因為其策略,車型還沒有完全清晰,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低估它的實力。因此,我們可以從亞洲的同行中學習很多經驗。
奇瑞的機會在哪里
《新京報》:奇瑞怎么看待自己在亞洲汽車市場的位置?
張林:我們目前兩三年內主要做中東和東南亞市場,2007年和2008年將逐漸小批量進入歐美,計劃2009年在歐美市場真正開始大范圍銷售。
奇瑞要在亞洲市場占多少份額,現在還很難說。因為東盟是一個受保護的市場。日本車因為在那里已做了很多年,所以布點非常到位,我們要進入,面臨的競爭很大。但任何市場都有突破口,只要我們針對當地市場的消費群體來設計產品,有適銷對路的銷售策略,還是很有機會的。而我們在亞洲市場最大的對手還是豐田、本田、日產、現代這些亞洲企業。
向亞洲同行學習
《新京報》:奇瑞怎么看待自己在世界汽車工業的成長性?怎么看待美國這個門檻較高的市場?
張林:必須是自主品牌才能出口,現在奇瑞占了先機,奇瑞最高領導層當初制定這種國際化策略是需要魄力和遠見的,因為也有很多人可能看到了這個機會但不敢做。
實事求是地講,奇瑞去年銷售才近10萬臺。對比通用、豐田,弱勢地位顯而易見。
但我覺得應該看到民族汽車品牌出口的成長性。韓國現代1967年成立,1974年就出口到厄瓜多爾,上世紀80年代進軍北美,剛進去時很成功。后來因為質量問題遇到很大的挫折,加拿大廠都關閉了,后來才逐漸又重新回到北美市場。
我們的產品如果沒有成熟,是不會輕易拿到美國去的。
《新京報》:奇瑞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張林:還是人才不夠。為了適應這種國際化,整個公司要轉型,徹底做一個國際化導向的公司。從小方面來講,我們的服務手冊、公司內部文件都必須中英文對照。
產品的設計風格要考慮與國內產品的對接。韓國現代67%的市場在海外,但我們目前只有10%的市場在海外。
對話人物
奇瑞汽車國際公司總經理張林
這是一張非常年輕的面孔。加入奇瑞前,他只是美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一名默默無聞的員工。張林在上海交通大學獲機械制造、工業外貿雙學位,隨后就讀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博士學位。奇瑞公司總經理尹同耀2004年把其請到了奇瑞,負責公司的海外業務。去年底奇瑞與美國夢幻汽車公司簽署協議欲進軍美國市場,此舉令外界對奇瑞刮目相看。
新動向
汽車市場步入穩步發展階段
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去年的“陣痛”之后,回歸到理性時代,而今年3、4月份的市場表現又出現“小陽春”。3月份國內汽車產銷較2月增長82.82%,3月份后半月銷售明顯增速,而4月國內乘用車銷量達到285360輛,比3月凈增1.9萬輛,環比增長7.2%。
今年前3個月汽車經銷商已消化掉10多萬輛的汽車庫存,中國汽車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目前一種普遍的看法是,經歷浮躁后,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本土品牌越發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新機會
最大需求仍來自普通消費者
二季度國內汽車市場新車投放速度會加快,上海車展上各廠家主打的約20款新車將于今年投放市場,這是今年車價的“攪局者”,勢必會促使今年主要細分市場的價格繼續走低。
另外,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長勢頭良好,除汽車等少數行業外,其他行業利潤都在增長,國家財政收入增長也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很多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有可能購買更多的乘用車。
而最大的需求還是來自于普通消費者。房價連續兩年快速增長使居民購買住房能力減弱,而國家抑制房價政策又使炒房者風險加大,因此,很可能會形成“房抑車揚”的格局。有關專家預測,今年國內轎車市場的主要增長點會是經濟型轎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