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12月6日至今,有關健力寶的新聞可以說是鋪天蓋地:這個當年令中國人自豪的企業承載著國人太多的感情,如今處在生死邊緣,有關它的內情撲簌迷離,更引起人們的關注。
隨著張海等人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有關健力寶的謎似乎就要揭開。“現在情況比較明朗了,很快會有結果。”佛山市政府一位官員說。
一朝迷霧散盡,健力寶這個中國明星企業的生死劫,展現給我們的會有怎么樣的觸目驚心?健力寶還能再生嗎?
健力寶有著太多的謎,張海更是謎一樣的人物。自去年底,媒體就不斷傳出張海被“監控”、“拘留”的新聞,盡管張海每次都否認,但這次沒有。
有那么多人在傳、相信張海被拘的消息,體現了社會的一種正義的期待:一個明星企業被搞垮,需要有人負責,人們有理由想知道健力寶是怎么被掏空、搞垮的。
1984年,“中國魔水”健力寶橫空出世,一時紅遍大江南北,高峰時年產值達到60億元,是中國民族飲料的第一品牌。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期,缺乏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健力寶出現不少問題,主管的地方政府想通過改變它的國有企業的體制來再造它的活力。
2002年1月15日下午,三水市政府在健力寶山莊舉行了股權轉讓簽約儀式,三水市市長李貽偉宣布,將健力寶集團75%國有股權轉讓給浙江國投。上臺和三水市政府簽字受讓股權的是一位不到30歲年青人,名字叫張海。
這可能是張海第一次在國內的新聞發布會上露面,身份是浙江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副董事長。在簽字儀式上,他高度評價了健力寶以往取得的成績,并說,三水選中我們,除了我們的實力外,更主要的是我們帶來一整套改造健力寶的方案。那些外資企業能夠給的條件我們都能給。
張海把自己到健力寶的行動來比喻為芭蕉扇計劃,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來滅火:“光指出問題不行,還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除了注入運營資金外,很快將圍繞著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管理創新采取一系列動作,包括投資建立健力寶的飲料配方研發中心,推出新產品、改革企業的分配機制等,已經有幾個新的配方交給健力寶。浙江國投是受張海等人委托收購健力寶的,健力寶從此由國有控股轉為民營。然而,2004年8月26日,張海被健力寶董事會免去董事長職務,2004年下半年以來健力寶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股權轉讓前已停產兩個多月,員工工資也被拖欠了兩個多月,還拖欠大量經銷商貨款,以致發生經銷商圍攻健力寶大廈的事件。一個擁有“中國魔水”、聲名顯赫的企業就這樣走到了生死邊緣。
2004年11月16日,北京匯中天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達與健力寶集團控股公司——占58.3%股權的三水正天科技和占32.8%股權的CASA亞洲公司的代表張海、祝維沙和葉紅漢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了健力寶集團91.1%的股權(其余8.9%的股權由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公司持有)。
但是21天后,匯中天恒派往健力寶的人員卻被趕出了健力寶,健力寶“復產小組”全面接管了健力寶。健力寶“復產小組”由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公司派出,背景是三水區政府。
當初為什么賣健力寶和現在為什么接管健力寶就成了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張海是個什么樣的人?在健力寶究竟干了什么?每一個關心健力寶的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于是有媒體報道說,張海等人以做假賬、虛假投資、虛增庫存、虛增銷售等方式挪用、抽走、轉移、侵吞健力寶資金。報道雖然言之鑿鑿,但張海對此否認,有關部門不作證實,謎底仍有待解開。
從健力寶已經公開的材料我們可以看到張海接手后大肆擴張:2002年3月,張海炒掉了健力寶原來80%以上的銷售人員;4月份,將健力寶旗下非健力寶品牌產品全部停產。6月,推出全新品牌“第五季”;11月,健力寶集團在河南收購寶豐酒業;12月,健力寶集團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收購原深圳平安足球俱樂部;2003年3月,推出“爆果汽”,另類的黑瓶子在當年成為時尚;2004年3月,健力寶推出茶飲料;7月,健力寶與其它2家公司爭奪收購湖北雙環科技;8月,張海又將資本之手伸向了地處西北蘭州的西北化工。
還有更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健力寶的股權如何從浙江國投轉入張海、葉紅漢、祝維沙等人手中,他們利用健力寶究竟干了些什么,有關部門仍在調查。
張海任上對外投資讓人眼花繚亂,面對各種指責,張海自己的解釋是“所有的對外投資都是經過董事會同意的”。
直到張海“下課”之后,外界才得以知悉,原來健力寶董事會的四名董事中有三人是張海系人馬,一名三水方面的代表,而據說是擁有其余50%多股權的股東葉紅漢和祝維沙在董事會里根本沒有代表。聲稱擁有健力寶40%股權的張海既是董事長又兼總裁,至少在公開信息中,集代表所有權的董事會的控制權和公司經營決策權于其一身。
健力寶集團的股東及其控股股東的股權結構相當復雜,而且其變化令人眼花繚亂,使外界根本無法洞悉全貌。顯然,無論張海代表的真是他個人,抑或背后還有別的人,作為負責公司運營的總裁,他都沒有能夠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究其原因,在于健力寶的董事會代表不了其股東,對于經營者的行為也沒有有效的約束。 2004年12月7日“復產小組”接手健力寶。地方政府違法插手企業、不按市場規則辦事成為輿論的焦點。在媒體的狂轟濫炸中,三水區政府至今保持沉默,不作任何辯解,只做自己的事:
12月13日,“健力寶”飲料已經停了兩個多月的生產線全面恢復生產,當日的產量已經達到12萬箱(歷史上最大產量為15萬箱)。目前分布全國各地的11家分廠都已全面恢復生產,健力寶生產營銷等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不僅銀行的貸款利息都能按期支付,員工的欠薪也已解決,而且還能分發各項節日補貼和加班費等。據三水區統計局的數據,健力寶1至2月份工業產品產量達62270噸、產值2.58億,與去年同比增長42.9%。
有關人士介紹說,目前健力寶日產罐裝飲料已達400多萬罐,仍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今年以來,健力寶已收到訂貨單金額26億元。(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