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聲中看房價 平抑房價是場心理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0:48 四川新聞網 | |||||||||
四川新聞網消息 “可以負責任地說,政府有充足的經濟適用房儲備。”13日,成都市住房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蔣志云的這句話,大可解讀為“只要能把房價漲幅打回5%以內,經濟適用房要多少有多少。” 這一回,成都市動了真格。13日,在給記者分發的文字資料中,一直小心翼翼避免對房市發表言論的房管局明確表態,“房地產市場運行亟須加強調控和引導”。為何態度強
10%意味著什么?以目前成都最為熱銷的100平方米左右戶型計算,意味著在不到一年時間里,你看中的房子漲了將近3萬元;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樓盤價格漲幅超過10%——漲價兩三成的房子比比皆是。10月,沙河旁一處樓盤價格漲到每平方米3900元,比去年11月開盤時漲了1000元,交了排號費的購房者感覺只有兩個字:憤怒! 沒有理由反對房子漲價,但是漲得離譜就不行!說離譜,因為房價增速已經超過成都城市居民8%的年收入增幅。如若持續下去,不出兩三年成都居民就將陷入買不起房的困境。 “如果說房價有泡沫,那么第一位的是地價泡沫。”開發金沙園的天拓置業公司行政部經理康海涵一再強調這只是個人觀點。然而,記者隨機采訪的幾家開發企業卻眾口一詞,都認定宏觀調控與房價上漲有關。他們對開發商抬高房價的指責頗不以為然。“價格漲幅中至少有50%是由地價等剛性成本上漲造成的。”“誰也不想抬高房價,我們也沒辦法。” 似乎很合情理——土地供應量一度減少,“招拍掛”提高了地價。更有“說服力”的是,盡管房價猛漲,成都房地產業的利潤率比前幾年“低很多”。開發商叫屈:“一兩年前做得好的樓盤利潤能達到30%,現在大都只能做到15%。” 然而,成都市房管局新聞發言人杜文卻認定:“地價上漲與房價上漲完全不成比例,不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過去地價太低,現在上漲合情合理,壓縮的只是開發商一度取得的超額利潤。何況地價漲幅只及房價漲幅的1/5,遠不能支撐房價飆升10%。 “我們支持房價適度增長,這比價格大幅跌落對經濟發展更有利,關鍵是不能漲得太快。”按照政府的這一邏輯,允許房價5%左右的增長,已經足以消化各種剛性成本的提升。然而房地產企業并不這么想,即使15%的利潤率仍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 國土資源部2003年監測報告早已指明,“目前發達國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平均利潤率在5%左右,高的也只有6%到8%,遠低于我國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平均利潤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暴利并不僅僅因開發商的一廂情愿就產生。一個月前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曾提醒成都業界:“社會預期才是決定房地產價格的決定因素。” 回顧這一年多,先有成都房地產業走向重慶、西藏、新疆,再有溫州炒房團來蓉,又熱炒成都住房一半被外地人買走。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成都房地產大有“賣到全國”的氣勢。 溫州購房團其實沒買多少房子,卻對成都購房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鋪天蓋地的熱銷造勢形成“成都即將無房可買,房價必將大幅上漲”的社會預期,由此造成的提前消費能量超過實際需求。 開發商深諳此道。愈演愈烈的“排號購房”正是他們運作社會預期的典型手法。一個500戶的樓盤,能有上千人排號。一個樓盤如此熱銷,所有樓盤都這樣就會影響購房者心理。炒房的趕緊跟上,不想買房的、囊中羞澀的也投身其中,房價便在人們的“幻覺”中扶搖直上。 因而,平抑房價最根本的做法是要扭轉社會預期。成都此番放言投入經濟適用房打壓房價,比投放數量多少更有意義的,是這一信息本身對購房者形成的心理沖擊———房子多了,房價不會再漲了,急著買房的也不必著急了。 亞洲金融危機,只是因為社會預期改變,香港房價6年間跌去65%。有前車之鑒,成都開發商要當心! 本報記者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