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爾
職場如戰場,這句話對于千百萬個奔波在求職征途上的求職者來說,應當是深有體會的。可是,為什么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些人在求職的“戰場”上屢戰屢勝,有些人卻是機關算盡,使盡全身解數依然寸步難行呢?
我以為以下兩則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只饑腸轆轆的老鼠掉進了個還有大半缸米的米缸里,面對如此豐盛的美餐,老鼠高興極了。當它在這個米缸里度過了一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日子后,便決定把這個米缸當做自己的“家”。
不愁吃喝的日子開始了,老鼠的身體一天天地發福,缸里的米一天天地減少,終于有一天,缸里的米被老鼠吃光了,可是這只吃得溜溜圓的老鼠,卻再也無法從米缸里逃出來……
第二個小故事是關于一頭驢子的,它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著主人將它救出來。驢的主人召集眾人來救它,可是想了許多辦法都不可行。最后大伙都認為,反正這驢也老了,倒不如把枯井填了,免得以后出現類似的悲劇。
當第一锨土扔進枯井的時候,驢的叫聲更凄厲了,它不想主人就這么把它埋掉。可當第二锨土扔下去的時候,這驢卻安靜了。再后來,當一锨锨土不斷地拋進枯井,人們驚奇地發現,那驢不斷地抖落背上的泥土,并且把泥土踏在腳下踩實,一點一點地將自己墊高……就這樣,驢終于在那些“填井土”的幫助下,走出了枯井。
死在米缸里的老鼠與走出枯井獲得新生的驢,兩個截然相反的結局后面所寓意的哲理,正好是筆者在文章前面所提出的,“為什么在戰揚一樣的職場中,有人是成功者,有人卻只能是失敗者”這一問題的答案。
把求職當成一場求生的戰斗,嘴上說起來容易,可一旦面對“掉進米缸里的老鼠”般的“優越的薪酬,舒適的位置”的時候,又有幾個還會牢記“求職”如“求生”的嚴酷現實呢?
一個人在求職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很多很多“掉進米缸”的機遇,也有可能遇到成為“驢子”的時候。在機遇和陷阱面前,求職者是做一只貪圖安逸卻最終走向死亡的“老鼠”,還是做一只坦然地接受埋向自己的泥土,一點點接近井口的“驢”。
何去何從?求職者當有所領悟有所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