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國債PK央行票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1日 14:39 《財經時報》 | |||||||||
在具體運作過程中,短期國債與央行票據存在一定沖突,這是因為前者對后者有替代作用。 □本報記者 鐘華 中國政府在調控宏觀經濟時,終于可以兩手并舉。
有關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提高中國直接融資比重的呼聲自去年始,此起彼伏。金融主管部門更不遺余力對此進行推動。 最直接的變化是,新的國債發行制度得以施行。一項名為國債余額管理的新制度,有望彌補原國債赤字管理制度下財政手段的缺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實行國債余額管理意味著每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批給財政部一個國債的市場存量(所謂余額),在此額度之內,發多少國債、期限品種如何安排、何時發行,由財政部自行決定。 在財政部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看來,更重要的是國債余額管理制度還賦予了國債的金融與貨幣政策功能。這一作用,將通過央行的市場操作發揮出來。 外界通常認為,以往中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更多地表現在“積極、穩健”幾個字的總原則和方向上,但它們在日常操作中卻各自獨立,彼此缺乏配合。在國債余額管理這一制度下,一年期以內的短期國債品種將獲得發行,這將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的經常溝通搭建起橋梁。 貨幣政策職能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否相匹配在經濟運行中格外重要。兩者作用于經濟的結合點是公開市場操作。 公開市場操作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債券,用以擴張或收縮銀行系統內的現金數量,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或貨幣市場利率,最終達到微調經濟增長速度的目的。 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最主要的是國債,其中尤以短期國債居多。 但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對國債一直采取赤字管理方式,國債發行的目的是彌補財政赤字,其功能單一,總體規模也很小;同時,財政部更傾向于發行中長期債券,缺乏發行一年以內期限國債品種的動力,因為它需要占用當年的發行額度。 這就造成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工具,央行于是被迫放棄國債作為公開市場標的物,在2003年發行央行票據來充當這一職能。 采取國債余額管理后,一年期以內的國債品種,不會增加下一年度國債市場的余額,因此,也無須列入該年國債發行計劃,這就為短期國債的發行打開方便之門。 就中國當前而言,短期國債發行可以緩解商業銀行充裕的流動性、缺乏良性投資品的現實問題。 在楊濤看來,短期國債具備高流動性、高安全性,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將有助于提高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這也符合政策原理和國際慣例。 工具之爭 但國債要想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充分發揮貨幣政策職能,還有待財政部和人民銀行之間密切配合。 有關貨幣政策專家指出,人民銀行今后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時,還需綜合評估財政部國債余額的執行情況和具體操作,因此,貨幣政策決策的難度會有所提高。 在具體運作過程中,短期國債與央行票據之間具有相互替代作用,這就需要兩者的協調與配合。 不過,在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楊濤看來,央行票據雖然一直被看作過渡性的工具,但在短期內,央票不可能很快退出歷史舞臺。 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央行票據的規模較大,2005年的發行量達到2.75萬億元,而同期發行的國債僅為5000多億元;二是央行票據已經運行較長時間,已經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并在短期利率中享有“話語權”;三是央行票據的大量發行主要是出于對沖外匯占款的需要,短期國債主要還是基于財政政策的需要,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 楊濤認為,短期國債最終將替代央行票據的地位。與此同時,央行票據面臨高成本、稅收、超額利潤和影響長期利率等諸多問題,大量的央行票據發行將弊大于利。 從國際經驗來看,國外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主要以頻繁回購和現券買賣為主。在這樣的公開市場操作形式下,央行票據將淡出公開市場。 劉尚希預計,未來2~3年,短期國債將對央行票據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的地位造成巨大沖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