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市場動態 > 正文
 

新一輪券商合資外方漸趨主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2日 05:50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從試探性介入轉為欲掌控話語權

  摩根大通、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瑞銀……就在境內券商全面進入新一輪行業整合之際,越來越多的外資投行明確發出了期待進軍中國內地投行業務的信號,組建合資券商在外資的戰略版圖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同于前一輪合資券商重在參與的試探性介入,新一輪的合資券商談判中,外資表現出相當的強硬姿態。

  外資模式具不可復制性

  盡管目前已有的合資券商總體數量還不多,但大體來看,已包括了四大模式,一種是中金為代表的純投行業務合作模式,合資公司自身主體的影響力強大,在業務范圍和實際盈利上成為目前合資券商最成功的一家。

  另一種是高盛高華模式,業內將其稱之為度身定制型,外資在進場之初就設定了明確的業務模式和外資管理話語權,利用創造性的設計成功實現了高盛全面登陸境內

證券業務的夙愿,并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后續業務想像空間。上述兩種模式由于其特殊性,被認為具有相當的不可復制性。

  短期內不可復制的或許還有中銀國際模式,盡管與中銀有著相同結構的中資銀行還有一些,但由于中銀國際證券的獲批發生在中國正式入世之前的重要時間結點,因此考慮到入世后外資國民待遇的不斷提升,要想簡單重復中銀國際的模式還存在政策突破的要求。

  如果說前三種模式被認為存在相當不可復制性的話,那么入世后類似華歐國際、長江巴黎百富勤等模式則由于業務的單一而遭受外資的冷落。這從入世3年,僅正式發起成立3家合資證券公司就能得到答案。

  新一輪的合資券商談判就是在需求歷史路徑的改變的大背景下拉開了序幕。一些原先試點階段的業務模式的不可復制性,讓外資在這一輪的談判中更突出了以我為主的信念。

  看重掌控話語權

  期待能有政策突破是外資投行重新圖謀合資券商的基礎,而境內券商的困境則猶如催化劑加速了外資進場的進程。

  中國正式入世的前三年中,當合資基金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崛起之時,合資券商的出奇平靜折射出外資對于合資券商的冷思考和戰略等待。然而,近一年來,外資的熱情再度高漲。對于話語權、管理權的渴望,外資不再羞羞答答,欲說還休。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近日在香港明確指出,中國的金融業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銀行、證券管理領域的開放豐富了集團在內地提供的產品服務,投行是集團下一個期待突破的領域。他同時強調,在合資券商的談判中,摩根大通將堅持對合資公司的股權及實際管理權的控制。因為,在其看來,這是讓摩根大通的文化和經營理念得以完整實施的前提。

  作為一家國際投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太區主席柯磊落毫不掩飾集團對于內地證券業務的渴望,他同時宣稱,不為了設立合資公司而妥協是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在這一業務領域的核心原則。或許未來我們進軍中國內地證券業務的模式會完全與其他同行不同。

  他表示,中金公司的成功的確讓人看到了合資投行的優勢,但首家試點的優勢的確讓后來者難以分享。目前中國內地券商大的不愿意輕易讓度管理權,小的則毫無競爭力可言,因此在兩者之間的中型券商相對而言最有可能合資成功。此外,內地券商普遍遭遇的財務困境也讓外資有了收購的機會。不排除這其中會給我們帶來重大機遇,但一些具體還需要監管環境變化的配合。柯磊落的回答不禁讓人充滿遐想。

  里昂證券行政主席顧家利表示,目前中國內地券商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整合期,對于那些存在一些財務問題,可以通過重組來渡過困難的券商是不錯的潛在合作伙伴。里昂證券董事總經理傅德禮稱,他個人人為,盡管目前政策方面尚未明確規定,但在此輪券商分類評估結束后,將可能探討讓外資進入A股經紀業務的問題。他同時表示,未來外資或許可以通過參股同時擁有承銷、經紀、期貨、資產管理等綜合業務牌照的綜合券商集團,而非通過單一業務領域的談判來進入經紀領域。

  政策限制有望突破

  幾位外資公司頭面人物的表態絕非無的放矢,合資券商中外資的持股比例上限、業務范圍等諸多政策限制可能會有新的說法,突破值得期待。

  當

股票承銷、經紀業務已不再簡單是券商業務的代名詞之際,投行牌照成為了必得之物。事實上,隨著中國內地市場金融業務的突破和開放的深入,原先一些不可能的業務將逐步成為可能。新生業務的誘惑,是不少欲全力進軍中國金融業務的外資金融巨頭不斷豐富業務牌照,進軍投行業務領域的重要因素。

  盡管我國內地的不少上市資源流向了海外市場,跨境收購兼并也日趨火爆,外資投行不進場同樣可以賺取大筆利潤,但是中國市場制度性變革后帶來的機會讓外資投行,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外資投行沒有理由繼續離岸操作。

  合資券商的設立同時還是不少外資混業金融集團在中國內地全面復制其業務板塊的一項重要工作。之所以將合資券商作為一個近期規劃,除了業務考慮因素外,戰略框架的完成成為了下一步業務全面推進,構成組合拳優勢的前提。

  在跟隨集團全球業務調整的戰略作出相應變化后,花旗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基本集中于

商業銀行領域。花旗銀行主席、花旗集團資深副主席威廉·羅茲(WilliamRhodes)日前透露,除了商業銀行外,花旗也在醞釀投資銀行業務的突破。作為集團在中國業務的重要投資計劃,花旗也在尋求在中國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的機會。與之有著同樣計劃的還有匯豐。這家目前在華投資最多的金融巨頭在業務板塊上急需彌補合資券商的暫時空缺。

  結構整合完畢后的外資將重新制定其競爭策略。如果說物理網點和客戶基礎是中資同行天然優勢的話,業務平臺的多元化無疑成了外資提供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的支柱。

  作者:記者 王炯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