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熱點聚焦 > 正文
 

市場如何約束債券 央行保監會對話國際專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6日 16:5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陳宜飚 北京報道

  從2004年底至2005年4月間,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機構總數增加了14%,達到4580家。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中國債券市場最近的發展速度。

  但外界認為,中國企業債券審批程序過于復雜,因此需要有特別的措施加快其發展。
其實中國債券市場的問題并不止于此,11月2日,在由《歐洲貨幣》雜志主辦的中國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穆懷朋、中國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孫建勇、穆迪評級亞太區高級副總裁杜秀嫻和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副總裁Baker共聚一堂,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由歐洲貨幣會議編輯馬莊信主持。

  市場的兩個約束

  馬莊信:對于中國的債券市場,各方都有不同的關注點,但對監管者的要求卻是共同的,穆先生能否介紹這方面的要求有哪些變化呢?

  穆懷朋:我認為管理架構對債券市場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在債券市場發展方面,理念與制度設計很重要。今年央行引入短期融資券的概念。這不僅是一種新品種,而且是一種新機制。我們引入了新的備案制,其中一個重要要素是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債券不是向央行提出申請,而是要找一個主承銷商商量。

  目前,我們最主要的轉變是引入市場約束機制。首先是信息披露,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發債,必須把三年內的財務報表以及許多保證在中國債券信息網和中國貨幣網上公開披露。

  當然,企業披露信息的真假如何,我們還難說,但現在的銀行間市場有5000多家機構投資者,它們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還款承諾很了解,如果企業違約,就是“失信于民”,該企業今后也別再想在銀行間市場發債了。

  市場約束的第二方面是評級。中國過去發行的是國債、證券金融債,這些大多是主權級或是準主權級債券,按業內說法,并不需要特別評級,但是現在發債主體增加了。如銀行發行次級債,證券公司發行短期融資券,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

  今后,我們還會引進資產支持證券和住房貸款抵押證券,這些債券的風險很高,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評級,以便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決定市場價格。我們還要求

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獨立
審計
,我們也引入律師事務所,要對所有文件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查。而企業的發行價格、發行利率、發行期限等將由它們自行決定。

  截至10月27日,我們備案的已經有1200多億元短期融資券額度,實際發行的已經有800億元了。明年我們會引入更多的品種,但會同樣堅持這樣的市場化機制。

  馬莊信:穆先生談到的證券化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它是一種特殊的交易工具。第一個支持這種債券的工具什么時候出現?

  穆懷朋:我曾經預測過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但是當時低估了現實中的困難。今年這個工作進行很順利,但也有一些小問題。今年3月國務院批準資產支持證券試點之后,我們就著手進行了準備,列出十項任務。包括法律、評級、結算規則、投資者資格認定、稅收、會計準則等工作。

  經過努力,大部分問題已經解決,只有小部分問題還在探討過程中。目前最核心的是稅收問題,因為大家理解不一樣,所以正在進行激烈的討論。這件事需要經過中國人民銀行、保監會、

銀監會、證監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建設部、發改委等九個部委的共同協商,目前已經到了最后階段。

  中國信用評級還不夠

  馬莊信:穆先生認為評級是市場約束很重要的一步,請問一下杜小姐,你怎么看中國的信用評級?

  杜秀嫻:目前中國較大的評級機構也就五個左右。就我們了解,他們有自己的信譽評級標準。穆迪也有自己的一套評級體系,就穆迪來說,我們會評定很多指標,大至國家法律,小至企業自己的財務報表,我們考慮的因素會很多。

  孫建勇:盡管國內的評級還不夠,但是我們認為從市場環境和未來發展來看,還是應該從政策上引導國內對評級的關注。

  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既采用國內的評級,也用國外的評級,只要取低就行。現在是個過渡期,目標就是逐步在銀行減少擔保之后,使評級在債券市場能發揮作用,減少我們的投資風險。

  馬莊信:債券實際是一種合同,如果我們把等級分為極好和最差,中國的情況大約是怎樣的呢?

  杜秀嫻:我們并沒有對中國的企業進行評級,現有對中國的銀行評級也是它們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對這些銀行我們是很有信心的。至于中國本幣債券的評級,目前還很困難,主要面臨的挑戰是法律環境以及內地企業執行法規的情況。

  馬莊信:PIMCO的BAKER先生,你們會根據穆迪或是其他這些評級機構的結論買債券嗎?

  Baker:我們并不完全依賴評級機構的結論。我們自己有一個25人的小組,他們會進行分析。這些評級機構的結論有時高有時低,如果你只是按穆迪或是標普的標準的話,并不一定能掌握市場的真實情況。具體到中國,它的債券市場發展仍較慢,但是目前發展還是比較快的,我們希望未來能參與到這個市場中。

  馬莊信:孫建勇先生,你對中國的債券市場融合程度滿意嗎?你覺得穆先生他們能對產品做些什么?

  孫建勇:我們認為央行的行動還是很快的,我們對它的新舉措也是積極呼應。就證券化產品來說,從政策角度來看,我們已經作好了準備,如果上游的政策能解決,那么保險業就會支持這種產品。

  現在保險業每年的資金增長總量大約是4000億元,資金除了投資股市就是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對我們非常重要。按國際慣例和我們的投資政策,保險業應該是投資固定收益類,債券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投資對象。現在主要的困惑在于兩點:一是數量不足,二是期限較短。主要是短期的融資工具與保險的投資需求不能匹配。當然,目前債券的投資收益不高也影響了我們的選擇,總體上說,我們還是希望整個市場盡快發展。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