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債市熱點聚焦 > 債券市場 > 正文
 

美國30年期國債卷土重來 首批債券2036年到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5日 10:53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袁蓉君

  為了使國債發行多元化,并降低借貸成本,美國財政部3日宣布,將于明年初恢復發行已停止發行近4年的30年期國債。據悉,該種國債將于明年第一季度開始首次拍賣,每年拍賣兩次。首批拍賣的債券將于2036年2月15日到期。分析家指出,恢復30年期國債發行一舉多得:美國財政部可以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資金,并降低利率周轉風險;投資者能夠獲得
他們喜歡的投資產品;使國債收益率曲線恢復正常。

  目前美國財政部最長期限的常規國債是10年期國債。此外,財政部還發售20年期的通脹保值證券產品。30年期國債于1977年開始發行,問世的原因是當時財政赤字快速增長,政府需要開辟新的融資途徑。由于克林頓政府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努力,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逐步得到削減,并最終于1998年實現財政盈余,從而為30年期國債于2001年10月暫時退市提供了條件。近幾年,由于布什政府推行的大幅度減稅計劃導致財政收入明顯減少,伊拉克戰爭導致政府開支急劇增加,美國財政赤字迅速增加并連創新的紀錄。目前美國政府的國債已經高達7.8萬億美元,30年期國債就是在這一財政形勢下恢復發行的。

  為了恢復30年期國債的發行,華爾街一直在進行游說。但是,在今年5月初之前財政部公開拒絕考慮此事。債券交易商認為,財政部此舉意味著他們承認美國財政赤字不斷膨脹的現實,盡管財政前景最近出現改善。投資者開始推測,美國需要發行長期債券來彌補赤字缺口、重新制定社會保障和退休計劃,并與今年歐洲發行的長期債券展開競爭。法國今年2月出售了60億歐元(約80億美元)的50年期債券,比政府預期的高出1倍,英國5月26日也開始拍賣50年期國債。

  的確,時值美國長期收益率低于1年前30年期國債與其他期限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距正在縮小之際,美國政府恢復30年期國債發行的決定對降低政府的借貸成本大有裨益。本周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距已收窄至19個基點,是2000年以來最小的。出售長債可使政府將借貸成本鎖定在接近于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即4.17%左右。8月2日,3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54%。美國債券市場協會歡迎恢復30年期國債,表示從長期來講財政部應該能降低政府的借貸成本,從而節省美國納稅人的資金。

  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3日向陪同他訪問巴西的隨行記者表示,恢復30年期國債發行的決定應有助于穩定美國國債的平均到期時間。自美國財政部停止發行30年期美國國債以來,美國上市國債的平均到期時間呈現下降趨勢,由5年前的大約70個月縮短為55個月,財政部面臨的周轉風險在不斷增大。近幾年,美國財政部一直依賴發行短期債券為創紀錄的財政赤字融資,但這些債券的再融資時間周期比長期債券短,使政府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風險。美國債券市場協會最近致函財政部稱,恢復發行30年期國債將降低政府的利率周轉風險。美聯儲官員上個月也表示,發行30年期國債將會減緩乃至終止上市國債平均到期時間不斷下降的趨勢。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有分析人士指出,華爾街喜愛30年期國債,因為它是一種活躍的交易工具。人們不能設想外國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一直持續下去,而30年期國債吸引的主要是國內投資者。在最近由美國債券市場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中,98%的投資公司都表示愿意交易長期債券。

  有固定收益專家表示,新發行的30年期國債將代替10年期國債成為最重要的政府證券。美國政府可銷售的債券共超過4萬億美元。1997年以后,美國出售了逾600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該國債成為政府籌集長期資金的主要工具。在4年前停止銷售之前,30年期國債占每日國債交易量的7%,去年仍占交易量的5%。

  隨著年長的投資者尋求將股票投資轉變為其他更安全的投資,以及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尋求與其債務更匹配的資產,目前對長期國債的需求正在上升。“嬰兒潮一代的資產分配偏好在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將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國債券市場協會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人們將看到相當多的投資組合從股票轉移至固定收益產品。

  盡管30年期國債的需求早在市場預料之中,但部分觀察人士認為,美國財政部此舉主要是為了減輕市場波動的風險,將購買力平均分散至更多的投資工具中。同時,30年期國債還能充當抵押貸款利率及其他貸款利率的參考指標。如果市場需求更加平均地分散至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則國債收益率曲線將恢復上升的斜坡形態,這通常是伴隨經濟擴張的正常形態。目前收益率曲線的平滑程度創下了4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短期收益率與長期收益率幾乎平行,這影響了美聯儲連續加息的效果。因長期利率保持在歷史低點,美國住房市場持續升溫。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