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品牌+銷量提升”的簡單邏輯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往往是靠不住的。企業如果沒有自己明確的市場戰略,那么以高昂的價格去購買一個排他性的奧運營銷資源,給企業帶來的只能是肥皂泡飛舞的嘉年華。
體育賽事高昂的贊助費用將中小企業排斥在門外,但他們又不愿失去體育活動可能涌現的營銷機會;還有一些大企業雖然認同體育對營銷的積極作用,但又不愿出高昂的贊助費。于是,“花小錢辦大事”的隱形營銷便應運而生。
新飛的“非奧運營銷”戰略是在北京2008奧運會的大背景下創造性地提出來的,同樣是支持奧運,支持體育運動的發展。但與當前流行的“奧運營銷”不一樣的是,新飛的“非奧運營銷”選擇了以聲勢浩大的美麗助威團加油喝彩的方式來支持奧運,明確提出打造一支“2008助威團”,即一支將會最為耀眼的特殊“中國之隊”。…… [詳細內容]
當中國銀行花巨資成為08年奧運會銀行合作伙伴,高管興奮地說“中國銀行的名片上將會印上奧運標志”時,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卻巧妙的繞過了奧運贊助商的“排他性”。前者與VISA聯合推出“奧運福娃信用卡”,后者與三星、VISA聯合推出奧運信用卡,借力奧運會全球合作伙伴,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將自身品牌與奧運會聯系起來。…… [詳細內容]
在奧運會背景下突出“祝福北京”的主題,使消費者自然地將企業品牌與奧運會聯系起來。王老吉以為北京奧運祈福為名,舉辦了一場名為“祝福北京”的大型活動,在每個民族中尋找最具特色的“祝福北京”美麗使者。王老吉巧妙的以關注和參與奧運的人群作為目標,以祝福北京、祝福奧運的主題,向人們展示積極的企業形象。……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