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亟須風險擔當的勇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1日 17:21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溫秀 來源:中國經營報 “風險”一詞似乎成了劉明康的“口頭禪”,在此前的國儲銅事件中,一句“代價慘痛”就曾把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這或許只是來自于他的潛意識,來自于一個一輩子都在跟風險賽跑的“老
舊體制下的商業銀行大手大腳地借錢給那些財大氣粗的企業,對于囊中羞澀的小企業卻吝嗇得一毛不拔。因為前者除了有自己的殷實家底做支撐,往往還有國家信用做后盾。借給國有企業的錢再多,壞賬再多,也不必擔責任,因為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從來都是一家人,銀行無非是把左邊口袋里的錢騰挪到了右邊,所以銀行盡可以放心“壘大戶”。 實際上,中國的銀行體系和日本的銀行體系在這個問題上也有許多近似之處,不同的是,改革之前的日本銀行業面對風險似乎有著更復雜的心態。日本銀行改革的風云人物,現建行獨立董事八城政基先生認為,許多的日本銀行家都懷有一種銀行應該和企業休戚與共的態度和決心,即使是把錢砸向高風險客戶也在所不惜,唯一的前提就是不要讓企業倒閉,不要把他們的風險顯性化。因為銀行的管理者們不愿意卷進從高風險客戶手中收回短期貸款,對借款者施加壓力,以促使他們通過重組來改善經營狀況的麻煩之中。 然而在強調風險控制的新體制下,中國的商業銀行在評估風險時似乎又難免有矯枉過正之嫌。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關于小企業融資的政策研討會上,一位金融高管針對銀行畏手畏腳,在可能的風險業務面前裹足不前的情況,曾明確指出,銀行沒有必要追求零風險經營,作為經營風險的行業,只要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里即可,不要讓不切實際的零風險目標捆住了創新的手腳。然而在論壇結束時,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和誤讀,這位高管又一再要求在場的記者不要對此宣揚。在中國傳統的銀行思維里,風險依然是個敏感的話題。 事實上,擔當和控制,或許才是新生的中國銀行業面對風險時應有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