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高管談建行上市與中國銀行業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7日 01:27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袁蓉君 中國建設銀行10月27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掛牌,成為四大商業銀行中率先實現海外上市的銀行。作為建行上市主承銷商摩根士丹利中國投資銀行主席吳長根,26日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建行首次公開上市(IPO)開了一個好頭,為中國未來的銀行上市項目和金融業的深化改革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他預計,未來1年在香港市場將陸續有大
據悉,此次IPO發行規模為26485944000股H股,籌集資金80億美元(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后為3972890000股H股、集資92億美元),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2%;最終發行價為2.35港元;機構投資者、公司及散戶的認購需求超過800億美元,超額認購超過10倍。其中,國際部分的需求超過600億美元,香港公開發行部分的需求超過170億美元。 建行為何受到國際投資者的如此追捧? 曾在中銀國際擔任要職的吳長根說,銀行的盈利能力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密切相關。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以來的出色表現和實際利率水平較低,是投資者青睞中國銀行股和入股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原因。“建行上市作為中國四大商業銀行的首個海外上市項目和亞洲(不包括日本)有史以來最大型的IPO,投資者均認為機不可失而積極認購”,他如是說。 其次,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如重要管理者的更換等,但總體來看,建行上市的時機選擇得非常好。“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經濟增長率較為強勁,通脹處于可控水平,利率也較低,企業盈利表現較好,消除了投資者的擔憂。進入第三季度,美國經濟成功經受住高油價、颶風和加息的考驗,全球股本市場保持升勢”,吳長根說。同時,亞太市場尤其是H股的表現則更為突出,“自2003年以來,H股指數的增長率高達152.7%,分別是恒生指數和標普指數的2.7倍和5倍”,這樣的大背景顯然對建行的IPO非常有利。 同時,吳長根表示,在預路演階段,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與全球350多家機構投資者見面,盡可能多地擴大了潛在的投資者隊伍。在從10月5日開始的路演中,建行管理層表現出色,這是總體下單率高達83.7%的一個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投資者認可中國正在進行的金融改革,對改革的前景充滿信心。最近幾年來,針對中國銀行業存在的不良貸款比例較高、資本充足率低于監管要求和盈利性較差這三大問題,中國政府采取了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剝離銀行不良貸款、下調銀行營業稅、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為銀行業注資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支持難度很大的、國外不少人持懷疑態度的銀行業改革。對此,吳長根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改革是成功的,這主要表現在國際投資者的認可上,建行成功上市就是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銀行改革所投下的認可和信任的一票”。他介紹說,在路演中,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集中在中國高速經濟增長能否持續,以及建行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管理、盈利性、公司治理等方面。建行經過改制重組,在上述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投資者吃了定心丸。 中國經濟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長,而支撐如此高增長的資金則主要依靠銀行提供,股本資本市場的支持作用非常有限。吳長根表示,“根據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一般來說每年在股市上所籌集的資金約占GDP的5%,而中國遠遠未達到”。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這使得銀行體系的風險增大。因此,對中國的銀行來說,如何加強風險管理、保持資產質量就成了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 為了減小銀行風險,吳長根認為中國應加快金融改革,將銀行體系的風險轉移到市場,轉移給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他說,“當前不僅要加快股票市場的改革步伐,還應同時加快發展債券市場,使企業少依賴銀行提供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