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銀行助推經濟增長機制轉變透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0日 09:43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FN記者 李嵐 GDP同比增長9.5%、CPI累計增長2.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結果,讓“高增長、低通脹”這一最理想的態勢,顯現在我國2005年7月之前的經濟運行之中。 “這恰恰說明了我國經濟增長機制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庇袑W者指出,這一變化
有句廣告語叫“方式,改變價值”。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執行者以及對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外貿出口和農業三大領域有著特殊影響的我國政策性銀行,正是促成這種“改變”的重要助推者。 信貸調整:解瓶頸之困 上半年,投資雖然呈現穩定快速的增長,但投資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高能耗行業增長回落,而煤電油運等行業的投資快速增長,瓶頸制約開始緩解。這一結構性變化絲毫不差地體現在國家開發銀行對其內部信貸結構的調整上。 記者注意到,僅今年以來,開行就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的60%提供了融資支持,充分發揮了我國基礎設施等長期融資領域主力銀行的作用。特別是在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首都機場擴建、秦山核電站二期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中,開行的融資支持占有尤其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間,三分之二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都有開行貸款。 在宏觀調控中,開行把結構調整看成推動整個國家市場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把結構性戰略調整和市場建設結合起來,使融資所到就是市場建設所到。今年以來,開行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在產業結構上加大了支持煤電油運等瓶頸產業的力度,投向這些領域的貸款余額至今年8月底達到62%;另一方面調整貸款的區域結構,使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以及落后地區經濟的發展,成為開發性金融支持的重點。截至8月底,開行貸款余額中,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占63%。 對能源、電力、交通、資源等領域投資的傾斜,開始初步顯現了效應。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八成多;拉閘限電省級電網已經由1至2月份的26個減少到5月份的11個,國家電網6月份拉閘限電次數比上年同月下降30%,電力緊缺形勢有所改善。 另一個更具說服力的數據則是:上半年,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3.6個百分點。 “走出去”:在開拓中崛起 “2005年上半年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超過預期,達到9.5%,但對此作出突出貢獻的是外貿出口。” 這是前不久世行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作出的判斷。這份報告繼而分析認為,上半年高達500億美元的貿易盈余對GDP名義增長率的貢獻超過了40%。 另據海關總署8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76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8%。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占主導地位,為2221.9億美元,增長32.7%,占同期出口總值的54.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109億美元,增長32.4%。 這使人很自然地想到了11年前為扶持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而成立的中國進出口銀行,一組令人關注的數字就是來自這家銀行:截至2005年7月末,進出口銀行已累計提供出口信貸3761.95億元,轉貸外國政府貸款145.24億美元,支持出口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總額已達1897.29億美元。 在該行有關人士看來,這一業績源自他們從國情出發,對能夠帶動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勞務與技術出口的境外加工貿易、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等海外投資項目,從出口信貸、援外優惠貸款、對外擔保等多方面提供了上規模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及初步形成的一整套工作機制,并使之能夠有效地發揮國家出口信用機構的政策導向作用。 幾年間,該行不僅通過重點支持船舶、大型機電成套設備、飛機、計算機、通訊設備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優化了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不斷開拓新興市場,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保證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持續增長。 目前,該行出口信貸支持的有余額的項目分布的國別已達到96個國家和地區,除亞洲外,歐洲、北美洲、非洲和其他國家及地區,均已成為我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進出口銀行自身亦已發展成為僅次于日本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出口信用機構。 政策傾斜:托起增收夢 作為除煤電油運、固定資產投資、市場價格之外的另一項好于預期的調控指標,農業這一薄弱環節在國家資金安排堅持向“三農”和糧食主產區傾斜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亦得到了大大加強。 有關部門預計,全年糧食種植面積將達到15.6億畝,比去年增加3000多萬畝;而夏糧在去年豐收的基礎上亦將增產100多億斤。依此,農民增收本應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市場糧價卻不遂人愿,年初開始便一路走低,至夏收開始時形勢已經非常嚴峻。 “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會極大地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對我國糧食生產產生嚴重影響。”于是,作為加大糧食市場調控力度的一項重要措施,國家啟動了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使命使然,自然責無旁貸。 為此,在配合發改委等部門認真開展糧食市場調研并參與制定收購政策的基礎上,農發行及時調整完善夏收信貸政策,支持企業隨行就市收購。來自農發行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累計發放收購、儲備、調銷貸款968.8億元,同比多投放195.1億元,支持收購糧食1182億斤,同比多收89億斤;收購棉花2095萬擔,同比多收1700萬擔;收購油料24億斤,同比多收13億斤。 據記者了解,由于該行上半年積極支持中儲糧公司按掛牌收購價收購130億斤小麥,使市場有效需求大大增加,促進了市場糧價回升,基本實現了中央的調控意圖;而支持中儲糧公司收購50億斤玉米用于出口的舉措,還解決了東北農民手中玉米余糧過多、價格下滑問題,穩定了玉米市場價格…… 盡管政策性銀行只是對國家經濟運行發揮作用的眾多部門之一,但作為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者和參與者,可以說,其在信貸政策和結構上的每一次調整,都時刻傳達著經濟運行軌跡的動向乃至變遷,并推動著其前進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