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低迷四年的郵市于四月開始展現生機,但被媒體稱為“井噴”的郵市新行情只是曇花一現,從五月以來又重返低迷。郵市為何總是忽冷忽熱處于“發燒”狀態?為何跳不出周期性波動的怪圈?來自集郵界的各方專家日前對郵市進行了認真的會診后開出了治“病”的藥方———
主持人:蘇文洋廖雁(本報記者)
討論人:
張吉林:(宜美嘉月壇郵幣卡商協會會長)
王寶華:(郵商)
朱祖威:(北京市集郵協會副會長)
王泰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集郵學會會員)
常連成:(宜美嘉郵幣卡市場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劉玉平:(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專職干部)
癥結一郵票打折屢禁不止
劉玉平:目前郵市的情況是壟斷性經營的后果。這種壟斷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使郵票市場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投機行為在郵票市場中日益盛行。郵票發行往往表現為短期行為,為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市場狀況,造成郵票打折現象屢禁不止。近四年來郵市一直低迷,多種郵票在打折。這種情況在國際上是少見的。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打折本身對國家聲譽有影響,并且對大多數集郵者的利益造成損失。這造成集郵者預定一年的郵票,到年底最少要賠20%。
常連成:郵政是個壟斷行業,取消壟斷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關于郵票到底是郵資憑證還是收藏品,主管部門長期以來也是兩種意見同時存在。
出現打折現象不只是市場內郵票量過大造成的,分析起來存在多種因素:國家郵政局與郵票公司結算時按面值的極低比例回收,造成郵票公司利潤過高,在市場上打折出售一樣可以獲利;一小部分郵票公司用郵票發工資,職工要想把郵票換成人民幣,也在市場上打折出售郵票;還有個別郵票公司經理與郵商聯手惡意做空,新郵票一出來就把價格抬高,在高價出售的過程中把庫存往市場里“砸”,一路把價格“砸”下來,低于面值后繼續“砸”,再以打折價把郵票收回去還庫;還有的經理利用緊俏郵票把積壓的或不好的郵票搭售出來,而這些郵票進入市場只能打折出售。這幾種原因造成打折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張吉林:郵票打折是國有資產的流失,有些人在郵市里買了打折郵票,用作郵資憑證貼在信封上,等于給郵政職工的工作打了折。直接受到郵票打折影響的就是郵遞業務,這種流失一年甚至會達到幾個億。
癥結二郵市如同股市
王寶華:中國集郵業是非常有益的一個行業,不應該同股市一樣,充滿投機行為,導向日益忽視引導郵民考慮應該怎樣集郵。如今產生一個現象:純粹的集郵只能賠錢,往往買了一年的票,第二年可以用6折的價錢買回來。
今年3月郵市“井噴”,因為2001年1月前夕,經過四年的暴跌,郵商對這個市場喪失信心,產生了“最后一跌”。因為已是最低價,進入郵市沒有風險,造成先期的進入者賺了錢,而越來越多的進入資金使郵票價格不斷上漲,但這只是恢復性行情。即使這樣,小型張也并沒有回到心理價位。
劉玉平:中國集郵者連續四年年年賠。一部分人靠郵票賺錢,把購買郵政憑證變成了一種投機行為。和股市一樣,中國郵市呈周期性變化,過去周期是兩三年,現在是低迷期越來越長,行情看好時卻是曇花一現。中國郵市總也走不出這個怪圈。有關部門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諸如改變預訂方式、取消團體訂貨、提前公布發行量、縮短發行期、減少印量、公布多項加強郵市管理的政策法規。其中發行短腿郵票(發行量少的郵票)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
年初郵市在升,形成所謂的“井噴”行情,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現實證明,第二批進入郵市的都被套住了,其中90%都是中小投資者。賺了錢的郵商都迅速撤離。一位郵民買了500套“聊齋”,至今虧了5000多元。
郵市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默認為另一個股市,集郵大家的郵評也大多使用股市的專業語言。但是,郵票不是股票,郵市也不是股市。目前對郵票的上市發行有嚴格的制度。必須下決心徹底解決郵市的問題。萬國郵政聯盟90年代初就提出反對濫發郵票,集郵道德圓桌會議上提出,郵票本身是郵資憑證,不能用它賺錢。
癥結三不規范現象比比皆是
張吉林:大家一致認為,現在的小型張需要恢復原包裝,以便于防假。小型張由一個紙盒包裝起來,只要一開封,差價就很大。這無疑給制假制造了機會,同時給消費者識假制造障礙。制假者往往在盒子里裝上廢紙,當做郵票賣給集郵者。
現在市場上每種小型張都有假貨。而且假貨與真貨同期發行。這次市場回調,假貨充斥市場占了30%的因素。當然也有公司放貨過猛,獲利回吐等因素。不能忽視,假貨下推了相當一部分資金。
還有些郵票用一個漂亮的郵折包裝起來出售,議價發行。這相當于把一塊肉熬成湯賣。郵民花錢把郵折買回家,只能扔在一邊,沒有什么用處。
劉玉平:當前郵市存在著有法不依的問題。國家郵政局有明確規定,郵票發行期,不允許議價出售或打折出售。但現在的許多郵票剛剛發行時的價格都比面值翻了五六倍。還有規定不許賣“大戶”,但郵票仍然成批地在一級市場出售。面對市場的狀況我們不免有個疑問,那些成版的短腿郵票是從哪來的。肯定不是來自普通集郵者,例如奧運雙聯張發行100萬張,中國集郵愛好者1000多萬,10個集郵者才能抽到一個。誰能拿得出來那么多郵票?
朱祖威:我認為郵票公司和國家郵政局承擔的任務都比較高。為了層層完成利潤,只能鞭打快牛。而且集郵郵票在郵政收入比例不合理,國外最多10%,而中國達到28%。
王寶華:國家為了制定發行計劃,給每版郵票都編了編號,各地郵票公司要按期發行某一段編號。但很多郵票公司把編號弄掉就拿到郵市上來,有的甚至就明擺著編號違規出售。
常連成:宜美嘉郵幣卡市場在全國郵市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因此平抑了北京的市場,就控制了全國的市場。今年有的郵品出來就比面值漲5倍,如“聊齋”,賣到48元,這實際上是惡意炒作上去的。給郵票公司作代理的郵商,手里存有低價貨,聯合起來把期貨價格定高,并通過虛假交易把價格抬高,使市場價格一開盤就特別高。要控制這種行為,可以通過聯合郵票公司向市場里放貨,把期貨價格沖低,強行給市場降溫。其實按照有關規定,各級郵票公司都應適當給郵商供貨,但從來沒有一家執行過。
對策一關于發行方式
朱祖威:大部分國家新郵發行是公開化的,新郵在國家郵政窗口統一發售,郵商和集郵者都同時購買。根據購買數量不同,可以享有不同折扣。不過在泰國是沒有折扣的。半年之內,郵政窗口都有新郵票出售,所以郵商不可能給郵票漲價。美國的郵商還會主動告訴集郵者,郵政窗口出售的郵票更便宜。半年后,國家停止出售郵票,沒有售完的郵票全部銷毀,完全按市場規律運行。這就解決了腐敗、打折、議價炒作等等諸多問題,形成公平競爭的機制。發行權雖然仍由國家壟斷,但經營權是平等的。
現代郵市不應是忽冷忽熱,如同發高燒一樣。應該持續地穩定地有漲有落,而不應爆漲爆落。中國的郵市是成百上千的人和攤位集中在一起賣郵票。這種郵市世界上絕無僅有。郵市若真正規范了,這種郵票市場早晚要消失。體制改革是最根本的。
劉玉平:我們建議,新郵票的發行量、發行價由國家主管部門,如計委、物價、工商、財政等參與監管。同時人大代表可以就發行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質詢。
王寶華:有無可能成立一個由郵商組成的全國性工商協會?其目的是通過協會為國家制定政策提供建議并監督市場。
為了使有關政策跟上新經濟新時代的步伐,能否與二級市場的管理層和有關人員配合組成協會,主管部門在制定發行計劃和長遠計劃時與協會進行研討,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制定發行郵票的計劃,共同討論發行量、面值、發行渠道等問題。
對策二關于郵票公司
劉玉平:1955年成立中國集郵總公司。它曾走過一個非常緩慢的發展過程,特別是“文革”期間幾乎停頓了。直到1979年以后,隨著國家政策的重新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80年代初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集郵總公司重新調整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是通過集郵公司專業企業經營郵票,這在初期對集郵業的發展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作用,為給國家創造財富、培養一支成熟的隊伍、培育市場規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投資方向的改變以及市場與國際上的交往,集郵公司壟斷郵票經營,特別是把郵資憑證逐漸變成一種商品,使郵票失去了本來的價值,而變成人們投資、投機的工具,到今天應該改革了。特別是國務院提出整頓市場,加強對壟斷行業的監管,這對集郵經營特別有必要。
朱祖威:按照現在結算體制,使得郵票公司給郵票打三折還有利潤,操作起來非常容易。郵票公司確實應該與其他郵票經營者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享受同等待遇。
王泰來:集郵作為文化消費,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一種保值甚至增值的文化消費,這與看電影、打撲克牌不同。集郵市場到底有多大?郵市現在的形式是否適合新經濟時代的需求?這些都應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媒體說,目前這個市場變成了一個“惡性的投資市場”。
郵票越緊缺,郵票公司就越是特權階層。但發展到今天這個時代,目前的3000多家郵票公司是否該完成歷史使命了?
對策三關于短腿郵品
常連成:短腿郵品在目前階段仍有必要,但怎樣發行值得研究。
我們認為應該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同時要加強行政管理,避免發行短腿郵品出現的腐敗行為。短腿郵品無法根治郵市的頑癥,只能是短期的行為。
王寶華:短腿郵品會造成市場的井噴,發行不能太頻繁。短腿必然帶來炒作,而惡意炒作妨礙郵票市場的大氣候。
應避免為應急發行短腿郵票,短腿郵品形成的市場刺激總是短時的,好的時候“雞犬升天”,不好的時候即使再好的郵票也用五折甚至更便宜的價錢出售。
劉玉平:國際上曾召開會議,各國若發行短腿郵品不能納入國際著名郵票目錄,不能在國際郵展上展出,萬國郵聯也不承認。四年來沉積的有害郵品只能留給子孫萬代。短腿郵品是飲鴆止渴,應該取消。(本報記者廖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