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克江)前些天朋友請記者去吃日本快餐———“吉野家”牛肉飯,卻發現大門緊閉。門口貼了張告示說,因為來店的顧客太多,原材料供應不足,不僅吃的食品賣完了,就連外賣的快餐盒都供應不上,他們只好決定暫時停業。
此前吉野家為了吸引顧客,曾從今年4月1日起推出250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82元)一份大碗牛肉飯服務,特大碗450日元,均比平時優惠150日元。頓時顧客盈門,造成多家連鎖店供貨不足。
吉野家是日本著名的連鎖快餐店,主打食品就是牛肉飯(大蔥炒牛肉下面加飯,或者烤牛肉加碗白米飯)。自從推出降價服務以來,銷售量一下增長了3倍。尤其是4月9日一天就賣出166萬份牛肉飯,創造了5.1億日元的日最高銷售紀錄。實際上,吉野家的降價策略只是日本眾多快餐店的一個縮影。如另一家連鎖店“松屋”從去年10月就開始降價,各種食品價格均下調50日元左右。在降價的推動下,銷售額一路上升。今年3月份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6%。
在快餐店的帶動下,24小時便利店也加入了降價熱潮。如“勞森”把原價500日元左右的便當降到300日元。日本最大的連鎖店集團“7點11點”推出了250日元的便當,大大便利了眾多的日本上班族。即使沒有明碼降價的,也采取“加量不加價”的做法變相降價。
說起來,帶動日本快餐降價風的卻是日本的“洋快餐”麥當勞[微博]。
去年夏天以來麥當勞在日本就推出了漢堡包、麥香魚半價活動,漢堡包從原價120日元降到60日元,麥香魚由240日元降到120日元。對于上班族來說,中午要兩個漢堡加一杯可樂不超過400日元,比吃一碗拉面還便宜。降價導致麥當勞的銷售額狂增,并因此擠垮了“漢堡王”集團。目前在日本已有3600家連鎖店的麥當勞計劃到2010年使其規模達到1萬家。可以說麥當勞的成功給日本本土的快餐業提供了啟示。
日本快餐業紛紛降價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經濟的長期蕭條。物價指數已連續3年下跌,使日本成為西方發達國家中惟一物價連年下跌的國家。在經濟不景氣的大氣候下,日本老百姓更加不敢花錢。即便是日常生活支出都呈下降趨勢。為了扭轉經營蕭條局面,降價可以說是快餐店不得已之舉。
但降價是把“雙刃劍”,舉措不當反可能傷著自己。吉野家社長安部修仁說,“降價能取得一時的效果。但如果導致質量下降的話,最終會趕跑消費者”。大和綜合研究所的分析家今城俊認為,由于價格跌到近乎成本,可能銷售額增加了而利潤卻增加不多。只有進行結構改革,在制造和物流環節上降低成本,這樣的價格競爭才能取勝。《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