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狼煙四起的特快速遞市場,EMS的威脅不僅僅是來自異國的競爭對手,更多的還來源于自身
4月3日上午10時,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UnitedParcelService)的“中國速遞”號首航飛抵北京。UPS直航機的到來給本來就紛爭不斷的特快速遞市場增加了更多的懸念,對業務量急劇下滑的EMS郵政特快專遞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但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對EMS來說,真正的威脅并不完全來自UPS,而來自于EMS自身。
EMS的危局:面臨生死考驗
在郵政系統的各項傳統業務中,EMS業務是其中很少幾個不受限制、允許行業外經營的業務。航空公司、鐵路系統以及私營快遞公司都在開展此項業務,近幾年,國外快遞公司也紛紛搶灘登陸,一時間特快速遞市場狼煙四起,EMS面臨嚴峻考驗。
在國際速遞市場上,FedEx、UPS、DHL、TNT四大國際速遞巨頭正以高達20%的增長速度大舉進軍我國特快速遞市場,而EMS在國際速遞業務上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由最高峰時的97%跌到現在的40%,并有繼續下跌的趨勢。有人將中國郵政EMS與各國際特快專遞公司的競爭比作小帆船同“泰坦尼克”號的對抗。
目前,我國郵政EMS只有3架飛機,近日雖又租用了5架,總數也不過8架,而且多是小型運輸機,與國際速遞巨無霸根本不在同一個重量級上。以UPS公司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承運商和包裹投遞商,擁有多達200多架大型運輸機,并采用了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能隨時反映客戶郵件到達的位置。
對于國內速遞市場,郵政局的工作人員顯得很坦然,畢竟在中國他們占有70%以上的市場。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對EMS來說,國內速遞市場已經禍起蕭墻,各路諸侯早已逐鹿中原。以中鐵快運和民航快遞為代表的國內快遞公司,對特快速遞業務垂涎已久,他們運用自身優勢向快遞市場大舉推進,近幾年發展迅速,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同城快遞市場潛力巨大,發展速度很快,競爭也最激烈。據國家郵政局的杜先生介紹,EMS的城際特快業務去年已經過億元,今年繼續增長的趨勢很明顯。但此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無法統計,因為黑速遞太多了,估計在北京就要有200多家,上海可能更多。由于同城快遞業不需要太大的資金、技術和人力投入,地下“黑市”速遞公司一部電話,幾輛自行車,外加幾個人就可組成,對EMS的同城快遞業務沖擊極大。
EMS的委屈:從來就沒有壟斷
近日,北京一家媒體刊登了《特快專遞隔天就不送,獨家壟斷把EMS寵壞了》一文,國家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對此大叫冤枉,稱特快專遞業務從來就沒有什么壟斷,EMS業務根本就談不上“獨家壟斷”。
郵政業務專營是國際慣例,實質是為了保證公民享有通信的權利。我國《郵政法》明確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物品的寄遞業務由國有郵政企業專營。北京郵電大學[微博]研究生院副院長呂廷杰博士解釋說:美國絕大部分行業,包括監獄都可以民營,而偏偏郵政業務由國家專營,因為郵政實際上是代表政府實行普通服務的,因此雖然每寄一封平信的成本為1.56元,但仍定價為0.8元,這不是企業行為,而是政府定的價,郵政業務在一定時期內絕對不會民營化。
認為EMS搞壟斷確實是冤枉了郵政局,曾多年擔任萬國郵聯大會主席助理的呂廷杰教授對此深有感觸,因為EMS郵政特快速遞業務根本就不是郵政業務。現在有一個誤區,認為郵政局開展的業務就是郵政業務,其實不然。郵政系統開展的“為實現普通服務”的業務是郵政業務,而EMS業務、郵政儲蓄業務等不是準確意義上的“郵政業務”。郵政要為政府實現對公民通信自由的承諾,不得不做出犧牲,業務上存在巨大的虧損,政府為了補償其部分損失,允許郵政經營如EMS特快專遞、郵政儲蓄等非郵政業務,這是不存在壟斷的。
據了解,特快專遞業務許可證并不是由國家郵政局發放,而是由國家經貿委負責發放。許多公司不能經營快遞業務并不是因為郵政對此有專營權,而是沒有得到經貿委批準的經營權。呂教授指出,從法律意義上講,郵政EMS打擊“黑”快運,主要針對盜用“EMS”標志的非法快運公司,EMS是中國郵政經營特快專遞業務的品牌,現在大量的速遞公司采取偷梁換柱的手法,盜用EMS標識,欺瞞客戶,侵犯EMS的權利。因此打擊“黑”快運并不意味著EMS對速遞業務的市場壟斷。
EMS的尷尬:我們是政企合一
面對競爭,中國郵政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施展渾身解數去提高EMS的市場競爭力。他們一方面利用國家郵政的行政手段打壓對手,封查各類“黑”速遞以及合法速遞公司中的不合理運作,另一方面努力加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千方百計擴大市場。郵政EMS有意無意之間在同時運用行政和企業兩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努力營造對自己有利的競爭環境。
北京市永安路國家郵政局開展EMS業務的地方赫然掛著兩塊牌子,“國家郵政局速遞局”和“中國速遞服務公司”,中國人都明白“局”與“公司”的差距絕不只是字面上的不同,實際上講的是單位的性質。記者隨機調查了幾位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案令人大吃一驚。有人能肯定地說:我們當然是機關!但也有人肯定地說:我們當然是公司!更有人聲言自己也不知道所在單位是機關還是公司。最后記者從郵政局新聞處王冀魯了解到:速遞局是郵政系統內部的稱呼,速遞服務公司是對外的稱號,性質肯定是企業。
據記者了解,我國郵政系統包括開展EMS和郵政儲蓄的部門實際上都是“政企合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既是政府部門又是企業看似不合理,但在郵政系統卻一直在“合理”運作,其中的尷尬恐怕只有國家郵政速遞局(中國速遞服務公司)才深有體會!呂廷杰教授指出,不論郵政局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不從根本體制上進行改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EMS的出路
采取企業運作方式呂廷杰說,EMS要生存發展下去,必須要轉變機制,從根本上改變其官商性質。俄羅斯早已將特快專遞業務成功從郵政系統中剝離,由國家控股,完全按市場化的企業運作方式組建成公司,其在股市上的表現比電信公司還好。中國移動[微博]通信、中石化等國有大型企業都已成功由國家控股上市,EMS為什么就不能剝離上市,為什么就要在這種不政不企的狀況下尷尬下去!□記者李亮/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