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業陷入陣痛 還原奶泛濫而奶源奇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10日 10:43 南方日報 | |||||||||
發展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但還原奶充斥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奶源奇缺成為瓶頸;備受質量問題困擾,但奶源模式已悄然生變。繁榮與虛假并存,前景與困難同在,希望與問題相伴。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方有生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奶業正面臨陣痛。 還原奶充斥市場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了中國奶業一系列發展數據,讓人歡喜也讓人憂。 自1995年以來,中國奶業增長速度一直保持30%以上,上規模的乳制品企業的增長更高達45%。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月-6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總產值為191.23億元,同比增長36.82%;銷售收入220.31億元,增長39.35%;實現利潤14.98億元,增長65.98;乳制品產量68.10萬噸,增長30.87%;液體乳產量246.07萬噸,增長63.27%。 不過,另一則統計數據卻讓人感到不安。今年1月-6月,我國進口乳制品18.03萬噸,同比增長39.09%;貨值金額2.02億美元,增長50.04%。其中奶粉進口8.7萬噸,增長77.6%。而去年,我國共進口各種乳制品25.7萬噸,金額2.6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5%和26.2%。其中奶粉進口11.1萬噸,金額1.61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9.4%和40.4%。 大量奶粉進口意味著什么?答案不言自明,因為還原奶充斥市場。據廣州市奶協理事長王丁棉介紹,還原奶一直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市場上的產品一半以上是用奶粉還原而成的。在某些地方,此比例甚至高達80%。去年,廣東奶粉進口量為3.7萬噸,其中至少有1萬噸用于還原奶,還原奶占市場份額的60%以上。 市場步伐快過奶源節拍 還原奶對市場推廣有一定的歷史作用,但由于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并損害消費者一定的經濟利益,今年以來不斷受到譴責,甚至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為此,他們還聯名上書,要求實行鮮奶標識管理制度。兩個月前,一部包含16條規則的《鮮奶標識暫行管理辦法》討論稿被農業部的官員、中國奶業協會的專家反復斟酌,年內出臺《鮮奶標識管理規定》的呼聲很高,可如今卻無人再提。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各方意見不一致,該規定可能流產。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在接受采訪時說,乳制品行業的繁榮的確存在著虛假成分,但發展空間巨大與奶源奇缺的矛盾更值得關注。 宋昆岡說,奶業是朝陽產業。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測,2005年世界奶類總消費量將達到6.15億噸(中國為1611.9萬噸),人均11.3千克,而我國目前人均消費量僅為7.2千克。發達國家的奶業已成為農業的支柱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0%-25%,而我國僅為3%。有專家預計,中國奶類需求將在2015年達到2000萬噸,2030年達到7000萬噸。 中國奶業市場潛力巨大,增長迅猛,但尷尬的是,奶源奇缺,且分布極不均衡。宋昆岡指出:中國乳制品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潛力不等于現實。他說,由于近年來市場銷售增長在30%以上,而奶牛增長幅度只是10%,中國奶業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奶源短缺局面。 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表示贊同。據他介紹,目前全國現有存欄奶牛約600萬頭,但平均單產鮮奶每年不到2000公斤。全國現有奶牛總量中,品種比較好的大約有200萬頭。奶牛頭數的年增長幅度是10%,顯然難以支撐乳業近年來高達30%的年增長速度。有數據為證:2002年廣東一年的牛奶消費量為50萬噸,但本土的鮮奶源只有12萬噸。也就是說,缺口高達38萬噸。他預測,未來3年-5年內,奶源短缺的現象將日趨嚴重,奶源短缺與奶業高增長的矛盾將日益尖銳。 奶源新模式燙平陣痛 奶源短缺將成為制約中國奶業發展的瓶頸。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缺乏與國際接軌的原料奶及乳制品質量標準,原料奶和乳品質量極不穩定,問題頻頻出現。去年,“有抗奶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前不久,“結核奶事件”又搞得人心惶惶;近段,有關奶源二次污染問題又被揭露出來。 方有生認為,無論還原奶泛濫成災,還是奶源奇缺與奶業高增長的矛盾,抑或不斷出現的質量危機,都在說明一個問題:中國奶業企業過分專注市場,忽略了奶源基地的建設。由于對奶源基地不重視,或急功近利,導致進口奶粉成風,反過來又制約奶源的發展。由于奶源基地控制在別人手中,企業無法控制質量。這樣,奶業便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正當奶業遭遇質量危機行之時,新奶源模式不斷面世。 奶業后起之秀福建長富集團獨創“公司+規模牧場”新模式:長富投入80%的資金,牧場主投入20%的資金,雙方共同建設牧場,直屬牧場全面執行長富公司制定的標準,從飼料草種植和奶牛的營養均衡、擠奶工藝和牛奶離開牛體的品質控制、牛群繁育及牛群育種三個方面進行全程監控,奶源質量有了保障。 2001年才成立的佛山澳純乳業有限公司則采取“公司+自有牧場”的經營模式,從奶牛到所有的設施均為自有資產,在牛場的選址、牛種的選擇、牛的喂養方法和牛場的綜合管理等方面,均由公司直接管理。由于起點高,澳純生產的生鮮奶,微生物指標通常在3到6萬個之間,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50萬個的標準,達到歐盟標準。 “公司+農戶”的開創者伊利集團,最近也認識到了舊模式的不足,其奶源模式也正在醞釀一場大變革。據伊利集團原奶事業部總經理郭順喜介紹,以往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飼養奶牛、集中擠奶的模式,將變身為“現代化奶站+養殖小區+牧場園區”的新模式。據了解,伊利奶源新模式發展計劃已經付諸行動。 方有生說,質量問題對行業的打擊是沉重的,對單個企業的打擊更是毀滅性的。在重壓之下,一些企業開始加強奶源基地建設的投入,這讓人看到了中國奶業的希望。他說,無論是還原奶問題,還是奶源奇缺,抑或質量問題,都只是中國奶業暫時的困難。只有經過陣痛,中國奶業才能進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記者李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