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永平 實習生馬銘星
今夏茶飲料異;鸨,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糖煙酒會上,推出茶飲料產品的企業已近30家。在“旭日升”、“康師傅”、“統一”三大品牌的背后,“三得利”、“可口可樂”步步緊逼,而“健力寶”、“樂百氏”、“椰樹”等老牌飲料名將也不甘落后,紛紛介入茶飲料市場,許多地方小廠也準備上馬茶飲料項目,茶飲料市場的火藥味已是越來越濃。日前,隨著一些產品價格的下調,茶飲料價格戰警鐘已經敲響。
據悉,近幾年我國茶飲料消費量平均年增長率達300%,今年茶飲料的銷量預計將達300萬噸。隨著競爭的加劇,各飲料廠家紛紛加快擴張步伐。“康師傅”北京公司生產部秦先生告訴記者,為了擴大北京市場的占有率,他們已于今年在北京新開了一條生產線。以生產碳酸飲料聞名的可口可樂公司也加入到茶飲料的行列,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外事部王雷稱,今年4月在上海、杭州推出的“嵐風”蜂蜜綠茶很快將在北京市場投放。不僅如此,就連一直生產米制品的“旺旺”也生產起紅茶飲料。經過3年厲兵秣馬的飲料企業,把目光聚焦到茶飲料市場,看重的正是其巨大的市場容量。
除了市場容量大之外,誘人的利潤也是企業熱衷進軍茶飲料市場的重要原因。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孫先生向記者透露,生產茶飲料的直接成本并不高,一套灌裝設備需投資40—50萬元,PET聚脂瓶吹瓶生產線需投資30萬元,一瓶飲料的原料成本僅為0.3元左右,如果把所有費用都折合進去,一瓶飲料也才1.2元,雖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茶飲料價格就下調了6%-8%,但零售價可以賣到3元,對于商家來說茶飲料的利潤還是很可觀。
正因為有這樣大的降價空間,所以隨著競爭的加劇,價格戰在所難免。據統計,目前國內茶飲料生產企業中,旭日升、康師傅、統一等大型企業的產量所占份額越來越高,已接近80%左右,規模效益顯著。茶飲料市場領先品牌已大局初定,后來者的起跑線與其相距甚遠,他們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大多只能在價格上做文章。而幾大企業似乎對價格戰早有準備,統一華南銷售公司飲料協理李文杰表示,現在市場上劣質及假冒產品成堆,嚴重威脅著茶飲料的整體聲譽與市場,給統一造成慘重的損失,統一也希望能借價格戰清理市場。
當產品在市場上達到飽和,通過價格來調控市場本無可厚非,但時下茶飲料市場的狀況有點令人擔憂。目前市場上茶飲料品種少,冰紅茶、冰綠茶、烏龍茶三種品牌占據80%的市場份額,再加上許多企業盲目跟風,好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很容易導致無序競爭。這不禁讓人聯想起當時飲料市場的“水戰”,從一開始的價格戰,到礦泉水、純凈水之爭再到后來的惡意炒作,最終受害的還是企業自己。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茶葉發展研究中心陸堯認為:“中國茶飲料正在由成熟期向衰退期過渡。茶飲料行業及企業像其他行業及企業一樣,都希望盡量縮短導入期和衰退期,而盡量延長成長期和成熟期。這是一種正常的和成熟的心理。在成熟期,隨著茶飲料生產工藝日趨完善,調香、分層、抗氧化、抗懸浮物等技術水平更高,茶飲料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的品牌和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茶飲料成熟期的平均利潤率將正常地呈現出下降趨勢。在茶飲料的衰退期,市場的差別化、產品的品牌優勢、產品的替代性和消費者忠誠度等更為重要。下一個茶飲料成長周期將在更高層次上和更大范圍內開始。茶飲料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作為茶飲料廠商而言,應突破茶飲料的局限,開發新的、適合不同群體的新型飲料。同時,各企業對茶飲料的推廣力度應加強,尤其是在青少年兒童中應倡導一種潮流,并推出真正迎合其口味的茶飲料,形成差異化市場!
的確,我國飲料工業起步較晚,茶飲料產量低,品種單調,從而制約了飲料企業的發展,甚至可能將企業引入價格競爭的歧途。正如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趙亞利所說,中國企業應加強在品牌、管理方面的改進,縮小與國際名牌的差距,這樣才能在世界飲料格局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妒袌鰣蟆(2001年08月13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