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把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作為某種“全球化”的實踐,當能領悟,閉關鎖國并不是中國的宿命,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和世界相交融的過程中,成為推動文明傳播的力量。
至于為何鄭和開創的時代沒有給中國帶來革命性的動力,中國反而開始長達400年的閉關鎖國,如同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述的,“中國統治者沒有根據鄭和海洋思想和實踐繼續推進中國的海洋事業,沒有將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轉變為商業化、外交化的貿易和知識國家,留下了蝸居、孤立狀態的歷史遺憾”,學者們研究的大致結論是:當時中國的整個航海活動完全由封建皇權一手操縱,在打通海道、肅清倭寇等政治目的達到后,航海活動的重要地位下降,遂不再考慮對外交流;明朝壟斷海上貿易權,扼殺私人貿易的發展,嚴禁私人出海貿易(私自出海貿易處以極刑),使得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專制體制的保守性特征更加牢固;此外還有“厚往薄來”所導致的入不敷出,以及手工業者不愿意生產官家所需物產等等。
這一反思,毋寧在提醒人們,如果不能充分地尊重和調動全體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只是依靠“皇權”和“官家”的調度,縱然是文明的對外交流,也無法持久。
四
在北京奧運的偉大時刻,我們還想到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他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54門禮炮齊鳴28響。這是一個終結,弱國可欺的時代的終結。這是一個開始,新中國誕生的歷史意義和對世界格局的改變,無論如何估計都不為過。
我們也想到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的又一次偉大轉折。鄧小平在他的報告中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自此,中國開始了跨度三十年的天翻地覆的深刻變革。束縛經濟自由、與外部世界相隔絕的舊體制被打破了,無數人成為自己的主人。他們的勤勞、努力、創造、改變,他們的故事,如同一支支奧運火炬所連接的火光,成為這個國家最壯麗的風景。
在改革開放之始,鄧小平說,不開放不行,你不開放,再來個閉關自守,50年要接近經濟發達國家的水平,肯定不可能。
而這種開放,不再是200多艘船、2.7萬多人的鄭和下西洋的年代,今天,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全球化的分工體系里,展現著他們強大的競爭力。中國的奇跡和偉業,過去在,今天在,明天依然在他們的手里,在他們的腦中,在他們的足下。
五
1896年,顧拜旦倡議的首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行。彼時,清朝剛在甲午戰爭中慘敗。
1979年,中國奧委會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彼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潮初興。
回首奧運,回望改革開放,我們不能不驕傲和激動,不能不感慨萬千,不能不想到無數先輩魂牽夢縈的“復興”二字。
沒有開放,沒有興盛;沒有改革創新,沒有富強。雖然前路依然漫長,雖然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疑慮、誤解乃至排斥都不會立刻全然消失,但中國不會再走回頭路,我們已經在開放中贏得了自信,也必將在繼續開放中贏得更大的自信。
今晚,讓我們歡聚,讓我們歡暢。當然,我們知道,這是驕傲的時刻,但不是炫耀的時刻;是偉大的時刻,但不是自大的時刻;是分享光榮的時刻,更是精神成長的時刻。無論我們創造過什么,遭遇過什么,這一刻,再一次讓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不管多漫長,無論多曲折,終點終可達,勝利終可尋。只要我們參與,而不放棄;只要我們包容,而不孤立;只要我們進取,而不松懈;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永遠創新。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這屆奧運會已經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里程碑。”而且,“歷史學家將把2008年奧運會看成是中國發生重大變革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今夜,當奧林匹克運動的嶄新一頁掀開之時,中國也將踏上一個新的偉大起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