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商學院的呼喊 對面企業看過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15:3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湯白露 北京報道 “與早幾年的MBA狂熱相比,現在的情形正在改變,企業甚至有點畏懼商學院拋來媚眼。” 10月7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行的“院長與總裁對話”圓桌論壇上,中青旅控
這次圓桌論壇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周年慶典的系列活動之一。蔣建寧的說法引起多家企業CEO的共鳴,來自商學院的合作邀請,在他們眼里成了帶刺的玫瑰。 對此,來自美國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Srikant Datar、沃頓商學院院長Patrick Harker提出了美國道路,倫敦商學院院長Laura Tyon則提議不妨建立一個全球商學院聯盟。 學企錯愛 蔣建寧所在的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半的員工都是商學院的畢業生,他的目標是能招更多的商學院出身的人,讓他的公司能更專業。 然而目前的情形讓他有些失望,這些從商學院里走出來的學生在托者遠大的抱負的同時,又都很脆弱且缺乏耐心。和許多中國企業一樣,在中青旅,新進員工都會接受一個月的培訓,之后再參加幾次與公司管理層的座談,以加強對公司的熱愛感。培訓期間,在熱烈的氛圍中,MBA畢業生大都富有激情。但是,當他們進入到各個子公司的具體崗位后,具體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更多關注的是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MBA們的職業生涯在此則成了一張老皇歷。這種反差帶來的失落感包裹著MBA們。 “商學院如果還用老一套辦法進行MBA教學,肯定不行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資產的重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建立,還有民營企業的興起,這些都要求商學院培養適合于各自企業類型的MBA人才。“某些跟不上形勢的商學院已經招不滿學生。”厲以寧認為教學模式創新的關鍵在于要真正與企業互動起來。 如何進一步豐富企業與商學院的互動教學?互動教學如何進一步向精細化、縱深化發展?以互動教學為話題中心,企業代表提出的一系列敏感問題,讓諸多商學院的院長們“措手不及”。 蔣建寧認為,在目前的MBA教育中,很多教授走進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并創作新案例,而商學院也經常邀請企業總裁走進課堂演講,這一互動做法一直為外界看好。 然而有了幾次與商學院親密接觸后,蔣建寧發現在這一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另外的問題:很多商學院希望企業提供贊助,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即畢業生的安置問題。企業現在很擔憂,商學院從企業這兒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另一方面,沃頓商學院院長Patrick Harker則提出了在與企業互動過程中,商學院的尷尬。以最常見的案例寫作為例,一般而言,企業愿意分享其成功經驗而避免失敗經驗,因此,商學院在獲取企業信息和資料方面有很多困難。 “我們要承認商學院與企業之間的確存在障礙,但這種障礙是可以跨越的。沃頓商學院就是在大學和企業之間來回進行流動教學,也就是說我們和企業的互動很好。” Patrick Harker表示,沃頓商學院與很多跨國公司有多方面的合作,這些公司向沃頓提供資金、來學校演講并招聘畢業生;而學校則為公司提供培訓項目、撰寫案例。 “其實,關于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問題,我想任何一個學校都能解決得很好。不是企業不配合,而是學校不找企業去商量解決。”Patrick Harker建議。 哈佛模式 現在企業對商學院的印象總是要提供贊助,希望在此基礎上開展合作,那么,怎么來解決這種情況呢?什么叫合作伙伴? “現在中國的商學院,包括國外的商學院將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開發一門教室以外的新教學形式。世界上很多商學院在這方面有經驗,應該鼓勵中國的商學院和外國的商學院進行更多的合作,共同探索。” 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Srikant Datar比較詳盡地解釋了哈佛商學院的做法。他認為,提供贊助只是互動教學體系中的一部分。如果說商學院拿到錢以后,就不理企業了,那這就不是伙伴了。或者說,商學院要求企業安置畢業生,這也不是真正的伙伴關系。伙伴關系應該是所有的事情一起做,而且要全面參與雙方所發生的所有事情。 針對商學院教育脫離實際商業運作實踐的質疑,Srikant Datar提出哈佛的模式,“在哈佛有一種方式,我們已經做這件事很長時間了。我們的MBA學生必須要做一個關于公司重組的戰略研究,期限為6到9個月,由三位教授指導。” 學生分組可以包括6個人或者是8個人一組,每年由三個教授指導做三個公司的重組案例。有的時候,是做國內企業,有的時候研究國外企業,當然也來到中國。學生們要給公司的管理團隊做演講,而且要向指導教授做報告,最后形成新鮮的案例。 “這么做,成本當然很昂貴,但是對于教授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來講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讓商學院的學生能夠知道在一個復雜的企業環境中應該如何對管理理論加以應用。” Srikant Datar說,在互動教學這方面,哈佛商學院做得比較扎實,也開展得很早,而且很多企業也愿意這么做。 中西合璧 一所大學如何設置一個商學院的教學體系?首先得反思,學校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去發展自己的商學院? “現在很多EMBA學員反映,從老師那里學到的少,從同學那里學到的多。我想這未必是普遍的事實,但是這肯定是事實之一。”零點調查公司總經理袁岳擔心目前中國商學院中“有很多學校是故步自封的,一個象牙塔里的老師是教不出真正優秀的EMBA學員的。” 中國的MBA教育是屬于中間層面的教育。傳播的知識,從高度而言,到不了思想和戰略的培訓;從實操來看,則缺乏實戰經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積累需要時間。“我們大部分師資沒有實戰經驗,大部分老師只是在學了很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傳播國外的知識,這是我們的現狀。” 對此,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趙曙明則認為:企業和商學院合作建立教育基地是一種可行的辦法。“我想呼吁我們中國的企業,多為中國的商學院提供這種實習或者做案例的機會。”他希望中國的企業以及跨國公司能夠主動提供實踐機會,一種是企業為了培養員工,選派人員到學校里來學習。另外是企業擴張以后,可以從市場上或從學校里挑選MBA、EMBA等高級人才。 倫敦商學院院長Laura Tyon建議,各個商學院在與企業的互動教學上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如果在國家的層面上,應該采取商學院的集體提議與行動則更有效。 “我們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有挑戰性的案例,甚至可以供全世界的商學院使用,光華管理學院在這方面已經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今天這么多院長聚集在一起,真正地集思廣益探討如何進一步發展中國的商學院教育。這是很值得借鑒的。” “我們應該結合所有商學院的力量,通過集體的智慧,提出一些書面建議,我想這樣是更有效的。歐洲的商學院有一個管理聯合會,是所有商學院的聯合體。這個組織負責制定了一些有關公司、社會責任的指南,這也是指導各商學院進行教育方面的很重要的指南。”Laura Tyon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