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華第一職教航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8日 14:07 《財經界》 | |||||||||
走進中華第一職教航母——訪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本刊記者 陸金星 作者題記:
走進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即是走進了人文氣息無比濃郁的大學園,也是走進了滿目芳菲、美景如畫的大花園,更是走進了與網速同步且“理論更重實踐”的現代科技園。撲面而來的是只爭朝夕、一日千里的滾滾熱潮,視野所及之處,一艘荷載藍色陣容的現代化超級航母正刺破滔天巨浪,在世紀接力中將一個個出色的水手輸送到市場經濟的海洋,他們在那里大顯身手,一路凱歌…… 第一章: 勞力者也治人 顛覆傳統 曾經一段時間,上海一家民企開價40萬元,請來三位日本“洋技工”。其中,一人年薪高達70萬元人民幣;江蘇昆山年薪28萬元聘不到高級電焊工;杭州月薪6000元找不到合適的數控機床操作工;唐山高級電焊工月薪5000元無人應聘…… 在發達國家高級技工的比例占30%~40% ,而我國僅占3.5%,高級技工人才嚴重短缺,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現實。 “技工荒”現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與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不能適應產業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的快速調整相關,更主要的就是中國傳統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使學校、學生、家長、社會形成一個“做工沒出息,只有考上名牌大學日后成金領、銀領、白領,才是目標所在”的惡性循環。由此出現的近年來職業教育的一度低迷自在情理之中。而面對日益凸顯的“高分低能”、“管理人才好找,技術人才難求”的現實,是否真的依舊合情、仍然合理? 這一切,或許在常人的眼里已是司空見慣,或者是長吁短嘆后的無奈,而有一群獨具慧眼和膽識氣魄的人,卻再也坐不住了。他們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顛覆“勞心者治人”的傳統,擊碎多年來一成不變的“勞力者治于人”的堅冰。 北國春城,向人們傳遞著一種信息:中國第一個汽車文明的發祥地,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等無數個第一,有如歲月的音符記錄著長春的發展。而誰也不會想到,日后,在這片有著傳奇色彩的土地上,又多了一個新的傳奇。在新世紀曙光照亮春城的時候,在內陸省份的中心城市——長春,一個打造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職業教育“超級航母”的計劃,正在這里拉開帷幕。 計劃啟動初始,有人提出疑義,我們都是“旱鴨子”,造航母能行嗎?而策劃這次特別行動的領導者卻是斬釘截鐵:“我們的職業教育要發展,就必須造船出海,小舢板經不起大風浪,只有造大船才能抗擊打。”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后,在他們的視線中市場經濟的海洋赫然醒目,浩瀚無垠…… 想法源于一次調查。 2001年,在主管副市長安莉的帶領下,長春市對職業教育的狀況進行了專項調研。結果,發現不少問題,“小、散、低、舊”現象十分突出。即:學校規模小,校均人數僅為450人;專業設置散,熱門專業多家學校爭著辦,但都不具規模,教育資源嚴重浪費;教學水平低,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差,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教育思想落后、教學設備陳舊,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甚至有的學校還在用普教模式辦職教。 針對這些問題,長春市重新確立了全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總體思路:面向長春支柱產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構建行業配套、結構合理,與普通教育溝通順暢、與高等教育銜接緊密的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探索建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互溝通銜接的開放、靈活的終身教育體系;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全面啟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振興工程,加快推進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現代化進程。 要做就做最好,要爭就爭第一。這是新一任長春市教育局局長王樹彬的風格。面對吉林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面對市場的巨大缺口,王樹彬帶領著教育局班子成員,以其遠見卓識和超人的氣魄,下功夫打造了全國規模最大的超級職教航母。2001年5月,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破土動工,11月一期工程建成。2002年3月,原有的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長春市計算機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長春市經濟貿易學校、省級重點職業學校——長春市第六中等專業學校、省級重點職業高中——長春市旅游職業中專,與長春市輕工業學校、長春市第四中等專業學校、長春市機電技術學校、長春市聯合職業學校和長春市電大附屬職業高中等5所特色校合并,打造成了一艘全國一流的職業教育“航空母艦”——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原九所學校遷入新校舍,“職教航母”開始起航。2003年,吉林省廣播電視學校并入,2004年,長春市財政學校并入,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最終完成了“十一校合一”的資源整合。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長春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吉林省乃至全國職業教育的“航母”,集信息、工程、商貿、旅游、外國語言、汽車、廣播電視等七個學科或行業于一身,融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社會培訓教育等76個專業于一體,學院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設7個分院,專任教師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萬余人。每年向社會輸送初、中、高級職業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3000余人。 每當談及學院的情況,從海外留學歸來,通過全省招聘產生的院長曲海波,就會興致勃勃,滔滔不絕…… 在“技工荒”告急的關鍵時刻,長春市職業技術學院的重振雄風,無疑為低迷的職業教育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藍色大軍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和氣勢,顛覆了“勞心”與“勞力”的利害關系。有人不禁要說,一個高級電焊工,好像比做白領的公務員掙得錢還多呢,誰說藍領不如別人?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 由此,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將自身的資源優勢、師資優勢等各種優勢,盡情演繹,共同唱響了“眾人劃漿開大船”的時代樂章。 第二章: 術業有我專攻 輩出精英 “當不了科學家,就做個能工巧匠。” 當代工人的楷模許振超,早在30年前就確立了人生坐標。人才強國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領、銀領、白領,同樣離不開作為新時期產業工人的藍領。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吉林省最大的工業產業群、物業群、商業群和旅游資源群,應運而生,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虛位以待。一個空前龐大的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市場已經形成。 整合資源,打造“職教航母”,實施藍領人才培養的戰略,勢在必行。 為了培養出適應市場需要的,全面發展的,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各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學院首先從更新教學觀念出發,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在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樣培養學生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確立了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培養職業技術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堅持多元化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積極發展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兼顧中等職業教育,帶動三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探索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全力構筑培養各方面、各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網絡,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同時,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使教師具備“雙師素質”、“雙師資格”。學院積極倡導和鼓勵教師走向社會,全面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聯系一家企業、學精一門技術、結識一批專家和技術能手,使教師理論教學能上講臺,實踐教學能上“機臺”,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高度一致和統一。 在硬件上下力氣,加大教學設備建設和投入,使學生能夠接觸和體驗世界新技術、新工藝,校園內采用AVAYA綜合布線系統、CISCO交換機頂端設備,裝備了世界一流的廣播、語音、有線、監控、計算機網絡等智能網絡系統,視頻、網絡接點14000個;教學用多媒體機房80個,微機2600余臺;DVCOM系列電化教學設備,現代語音教室8個;2400平方米的實訓加工中心,有數控加工中心兩個、數控車床5臺以及日本SODICK線切割機、瑞士SP-3火花成型機和車、鉆、銑、刨、磨、注塑等通用設備數十臺;整套的汽車維護、修理設備和專業教學實驗臺;證券交易模擬中心、電算會計模擬中心、旅游模擬公司、禮儀形體訓練中心、三星級實習賓館等,可以滿足全院專業課教學實踐活動的需要。學院七個專業分院,各有3~5個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練就職業技術技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目前,學院在計算機、工程技術、商貿、旅游、餐飲、語言等幾大類行業的近20個職業中,進行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每年定期開展的全院性技能大賽和各分院經常組織的各種技能競賽活動,為學生練就更高、更精的職業技術能力,提供了一個最有活力的平臺。學院重點實習、實訓場所和項目,其利用率和開設率均達到100%。 艱苦的探索,努力的工作,換來了豐厚的社會回報。信息分院學生代表吉林省,在2002年全國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 “文字錄入與圖文混排”、“網頁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處理”三個項目中,分別獲得一等獎3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3人和優秀獎5人;工程分院畢業生制作的以其名字命名的“國民刀具”受到德國專家的認可,并培養出了國家級白酒品酒員3人(吉林省共有國家級白酒品酒員5人);商貿分院在2000年長春會計系列技能大賽中,榮獲團體冠軍和個人狀元稱號。其畢業生,在本市工商銀行系統工作的人數,占其職工總數的1/3;旅游分院的畢業生,有40余人,應招到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工作。 目前,全院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97%,重點專業已經實現了“訂單教育”。 現在,學院吸引了來自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東、貴州等地的外省學生。這標志著,其職業技術人才培養工作,已經走出吉林、走向全國。 第三章: 總書記親點兵 關注藍領 2004年5月15日,對于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們來說,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日子。下午四時許,當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剛、吉林省委書記王云坤、時任省長洪虎等人的陪同下來到這所學院時,全院上下一片沸騰,學院領導和萬余名師生歡呼雀躍!(封面照片為總書記走進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時的情景) 胡錦濤總書記和迎上前來的長春市教育局局長王樹彬、學院黨委書記姜奎熹、院長曲海波等同志一一親切握手。王樹彬向胡錦濤總書記匯報了長春職業技術教育,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過程中所提供的“四個服務”,以及這所學院的基本情況、培養目標、畢業生就業,學院的教學模式及辦學特點等情況,胡錦濤總書記很是高興,不斷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在有“一鍵擊通就業路,十指敲開報國門”的教學理念的信息分院,胡錦濤總書記來到305機房,走到一名正在操作計算機的男同學面前,在旁邊神情專注地看這個學生用Photoshop進行圖形圖像制作和廣告設計。在科研部綜合實習室,學生們展示了激光雕刻作品、刻字、噴繪、復膜、鏡框制作等內容。一位老師向胡錦濤總書記介紹了實驗班的教學模式。當聽到這里的畢業生比較受用人單位歡迎時,胡錦濤總書記很滿意。當王樹彬局長把曾獲過全國微機大賽圖像處理一等獎,并已經留校任教的石家華老師的情況介紹給總書記時,胡錦濤總書記親切地主動和他握手,石家華激動得竟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是幸福地笑著。 機器轉動,馬達轟鳴。實訓車間和工程分院的師生們,正在緊張地為胡錦濤總書記一行表演銑床加工實訓演練。曾經在工廠基層車間工作過的胡錦濤總書記,一邊認真地觀看著,一邊不時地和師生們交流著。胡錦濤總書記對同學們的表演非常贊賞,和執教老師握手后關切地問:“學生每學期實習多長時間?”老師答道:“一共實習八周左右。”胡錦濤總書記又問:“那么,實習結束后可以達到什么水平啊?”老師答:“可以達到初、中級水平。”胡錦濤總書記聽后欣慰地點頭。 當胡錦濤總書記一行走到旅游翻譯分院長廊時,這里又是另一種教學氛圍了。絲竹繚繞,茶香飄飄。女學生們身著棗紅綢緞的民族服裝,正襟而坐,舉手投足間洋溢著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神韻。這是旅游分院的學生們在為胡錦濤總書記表演茶藝。胡錦濤總書記非常高興,饒有興致地向一位名叫王卓的同學提問:“你認為做一名合格的茶藝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王卓回答說:“茶藝從業人員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較強的操作能力,并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識。”胡錦濤總書記又問:“那你現在沖泡的是什么茶?用的是什么茶具?”王卓口齒伶俐地說:“是烏龍茶。用的是紫砂壺,又稱孟臣罐,因為它的毛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吸附力。所以,紫砂壺是沖泡烏龍茶的最佳器具。”胡錦濤總書記聽后滿意地笑了。 在商貿分院的表演廳里,胡錦濤總書記在點鈔表演的蔣秀紅同學前面停下了腳步。他和藹地詢問了她的學習情況后,指著點鈔券說:“你能為我們表演一下嗎?”這時省委書記王云坤看著手表風趣地說:“準備好了嗎?我來計算時間,開始!”點鈔結束后,王云坤告訴總書記說:“九秒!”并朝蔣秀紅豎起了大拇指。胡錦濤總書記親切地拍拍蔣秀紅的肩,握著她的手鼓勵說:“好好學習呀!”蔣秀紅強忍住激動而幸福的淚水,用力地點了點頭。隨后,胡錦濤總書記又來到證券、銀行、會計模擬實習中心。 商貿分院南門外的涉水廣場,胡錦濤總書記饒有興致地觀看了正在上禮儀形象培訓課的師生們展示的鞠躬問候、手勢、站姿、坐姿等表演。當學生們展示完畢,向領導們鞠躬致謝時,胡錦濤總書記也向同學們鞠躬還禮,并真誠地說:“謝謝你們!” 他的這一舉動,似一股巨大的暖流,在每一名師生員工的心底激蕩著,大家使勁地鼓起掌來。胡錦濤總書記說:“展示得很好,我們的國家機關干部,也應該進行禮儀形象培訓,提高干部素質。” 臨別時,胡錦濤總書記握著商貿分院電子商務專業的一名同學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這個專業很好,你看現在電子商務,發展越來越快了,將來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了,現在你們要把這門課學好了,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開局之年,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吉林省考察工作。他十分重視人才和就業工作,在短暫而緊張的行程當中,親自來到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了解有關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學生就業情況。胡錦濤總書記對學院勇于開拓,堅持面向市場辦專業、面向實踐抓教學,探索出了新路子,培養出了大量實用技術人才,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好形勢,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親切地對學生們說:“現在社會急需優秀的技術型人才,大家要好好學習,你們是未來的希望。” 第四章: 職教獨辟蹊徑 旗開得勝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以其雄厚的辦學實力、先進的辦學理念、突出的辦學業績和產業化辦學的思路,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及中外辦學機構的關注。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同行都說:“長春職教學院,為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龍頭帶動作用。” 人們在客觀、冷靜地分析教育形勢后,對職業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詮釋:社會需要“金字塔”型的人才構成體系,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和勞動者。 2001年,在吉林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作為省會城市,長春市首先做出反應,決定打破僵局,用新思維全面振興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造出一所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現代化、多功能的職業技術院校,這是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之初,長春市委、市政府就做出的定位。 堅決走產業化辦學的道路,使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職業教育示范校。按照預先的構想,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從設計、征地到一期工程建設完成,歷時不到一年。其建設速度之快、質量之高,令人震驚,堪稱全國同類學校建設中的一個奇跡。 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奧地利、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代表團,以及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相繼到這所學院考察、交流。目前,學院已與美國波特蘭社區大學、韓國蔚山技能大學、奧地利聯邦技術學院、德國卡塞爾市教育集團等學校和聯 想集團、神州數碼網絡有限公司等國內外著名教育機構和企業集團,建立了師資培訓、學術交流、互派留學生等項目和合作辦學關系。2002年底,學院與“日援項目基本設計調查團”談判成功,獲得了近4億日元的日本教學裝備援助。 在教學方面,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把整體教育教學分為高等職業“3+2”聯合辦學、普通中等職業、普通中等職業對口升學、普通中等職業實驗班、中等職業技術工人等六個層次教育教學類型,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模式。為此,學校構建了“一通、一活、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一通”即職業教育直通車,學生可根據自己在校期間的實際情況,選擇升學、就業、創業;“一活”即實行靈活的彈性學制。學校教學通過實行學分制,允許學生中途休學出去創業或工作,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修滿學分,可隨時畢業。學生也可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前修滿學分,提前畢業。“三結合”即學歷教育與證書教育結合,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結合,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結合。 針對實際情況,采取“三壓一長”措施,即壓縮理論課、壓縮文化課、壓縮學生在教室的時間,增長學生的實踐技能課。目前,學校的實踐課,已經超過課時總數的50%。同時,學校加強了課程設置,工程分院、信息分院、翻譯分院、旅游分院先后推出了自編教材,投入教學使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加強職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聘請了“一汽”著名的工人技師李黃璽等具有豐富一線經驗的專家、名人,作為兼職教師,專門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2002年,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首次招收新生,原計劃招生4560人,結果從四面八方趕來報名的新生,達到了7800多人。2005年,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情況再度火爆,許多外地學生慕名報考。 如今,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得到了企業的青睞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引來省內外許多單位紛紛來這里“爭搶”人才。許多專業,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旅游專業、信息類專業供求比例,分別達到了1:5和1:4。 中國聯 通吉林分公司一位負責人說:“從這里走出來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他們的實踐能力特別強,只需要短期的上崗培訓就能操作,他們能很快進入角色,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建校4年來,通過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等方式,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5200多人,為社會培訓各類實用人才約7300多人,與歐盟工業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合作,為長春地區培養急需的“現代物流”、“質量監控”等專業技術人才約200人,與勞動部門配合,僅2005年為在校學生及社會有關人員,提供資格認證培訓通過的就達到1500人。目前,學院已成為國家重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學院成立以來,各級領導曾親臨學院視察工作,并對學院的改革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云,國務委員陳至立,吉林省委書記王云坤,時任省長洪虎,省委副書記杜學芳,長春市市委書記王儒林,市長祝業精等領導,先后光臨這所學院視察工作。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云為學院題詞:做職教龍頭,創世界名校。 國務委員陳至立在視察學院后,興奮地說:“我看了你們的學校,非常為你們自豪。這個職業技術學院,我覺得辦得非常有特色、非常實用、非常適合社會需要,而且真正學到了東西,這是中華第一職校!” 吉林省委書記王云坤為學院題詞:職教航母。 人才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中最寶貴、最生動、最偉大的資源。培養“數以千萬計的專業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是社會不斷進步和經濟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獨辟蹊徑,不拘一格育人才,開局便走向了成功。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無盡的“財富”,更給我們以深刻的思考和啟迪。 祝愿“職教航母”,一路劈波斬浪,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歷史洪流中,以它激情澎湃的動力,去征服那更加廣闊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