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在膨脹中被隱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13:27 北京現代商報 | |||||||||
中國的藍領群體人口規模正在迅猛壯大,這幾乎已經是一個無需論證的事實。實際上,盡管國有制造業就業人數的下降幅度較大,但非國有制造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增幅明顯。而且電腦、空調、彩電、冰箱、手機等大量新型工業最終產品的涌現,藍領就業的范圍已經從“生產線”延伸到了消費過程的售后服務領域。 藍領迅速膨脹
藍領的就業領域已經超越了制造行業,交通運輸、建筑以及農機等領域中所需的技術工人人數在過去幾年中是增長最快的。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提供的數字,在這5年中僅載客汽車的增長就至少提供了430萬到500萬個汽車駕駛員的就業崗位,而這個數字并不包括由此引起的汽車維修等領域就業崗位的增加。 藍領被隱形 毫無疑問,城市中從事藍領職業的群體規模在迅速膨脹。但非常值得留意的是,同樣是在膨脹中的一個社會群體,而且人口規模遠遠超過白領與中產階層的藍領,其社會形象卻在被有意無意地隱沒了。藍領的社會形象卻仿佛是一個“大隱隱于市”的“隱士階層”,城市人看不到也聽不見近在咫尺且日常生活一刻也離不了的藍領群體。人們不討論藍領話題,媒體上沒有藍領話語,各級政府的工作話語體系中也都基本上不出現藍領的字眼,最要緊的是藍領群體自身也羞于提及自己的藍領身份。在目前的中國,絕大多數人心目當中的藍領是誰?從鄉下剛進城還不懂城市規范的民工,以及昔日國家主人今朝人行橋上擺地攤的下崗工人。顯然,這是一種社會偏見。 零點研究集團和深圳飛亞達最新聯合發布的《中國新藍領:一個傳統新階級和他們的消費文化調查報告》,對這樣一種存在懸殊對比的社會現象背后的社會意義,展開了有深度的剖析與探究。 誰隱形了藍領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中國藍領群體在規模膨脹中被隱形?具體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原因一:社會結構的改變與社會群體的階層分化造成了藍領與弱勢群體的聯想,以及藍領與無領界線的混淆。 上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社會結構調整的結果越來越明朗。與中國社會利益格局的打破和重建相伴隨的是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在這個持續的社會階層分化過程當中,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藍領群體,其社會角色在誤解與偏見當中不斷地被人為地忽視、淡化和低調處理。 藍領與社會弱勢群體的聯想,以及與底層平民無領之間界線的模糊,二者的直接后果是,藍領成為人們在談論社會福利、平等和社會保障等話題時主要的道義援助對象,轉移了人們注意力,而高級技術工人、服務行業工人等新興藍領形象則成為了人們的集體視覺盲區。 原因二:國家教育資源投放中畸形的高等教育偏向與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從“國家干部”到“城市白領”的錯位。 實際上,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國內的政府部門不缺干部,公司企業不缺白領,社會也不缺靠簡單出賣體力的民工,最缺乏的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技術工人。而過去的十幾年來,與國家教育資源高等教育偏向和人們職業觀念中從“國家干部”到“城市白領”職業幻影形成映襯的,是國內職業技術教育的衰落,以及由此導致的藍領職業后備人才的枯竭與整個藍領群體專業素養的止步不前。這點與經濟全球化帶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世界工廠”中國轉移的歷史事實形成懸殊反差。 同時,國人的職業觀念也出現了嚴重偏向,從零點研究集團歷年的職業聲望排行來看,城市白領是最被年輕人偏愛的職業,而藍領則始終在職業排行榜中低走。這種狀況多年沉積下來,造成了目前中國社會七成以上是藍領的就業機會,而以后高校擴招時代畢業生為典型的絕對大多數新生勞動力卻在紛紛爭奪數量相當有限的城市白領就業機會。對高等教育與白領職業的盲目崇拜錯誤地協同編織了人們對城市白領的“職業幻影”。 根據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中國約一億進城農民工只有大概9%的人受過技術培訓,在制造業中新開工企業不得不只用至少1/3未經過培訓而在崗位上學習的不熟練工人。中國已經計劃在2010年前培訓兩億農民工,在上海、黑龍江等至少8個省市發展藍領技術工人群體被放在突出位置。其他很多地區的跟進只是時間問題。 原因三:中國大眾媒體的媒體偏見造成白領話語的泛濫和藍領群體聲音的埋沒。 隨便看看目前中國各大城市的報攤,盡管不缺乏包含藍領在內的大眾化報刊,但幾乎90%以上的報刊雜志在社會群體細分報道中缺乏對藍領群體職業與生活狀態的自覺報道。絕大多數報刊,尤其是雜志,談論的是白領話題,講述的是寫字樓里白領故事和商務成功人士的話語,沒有一個媒體聲稱自己是聚焦藍領讀者和藍領面對的社會問題的。與“年輕白領”相比,“青年工人”似乎是一個遙遠、荒蕪和縹緲的話題。規模膨脹中的藍領群體于是成為中國媒體上的“沉默大多數”。媒體上的白領話語崇拜把藍領群體的閱讀空間擠縮成為地攤上的“法制報道”和“紀實文學”,藍領群體形象與社會角色在主流媒體上被人為地隱形與消失。 商報記者 杜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