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職業發展 > 正文
 

就業:能力比年齡更重要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10:24 華商網-華商報

  本報關于“35歲以上就業難”的生活調查結果顯示,60%的被調查者認為――

  就業 能力比年齡更重要

  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企事業單位用人機制的不斷改進,許多單位在招聘時打出“35歲以下免談”的限制條件。35歲,是否成為求職的一道坎?您是否為35歲后的求職,產生過憂慮?本期生活調查圍繞相關話題展開討論。截至昨日15時,共有412人參與調查。

  核心數據

  59%被調查者為年齡增大可能失業而擔憂;

  48%被調查者表示35歲離職將獨自創業;

  80%被調查者認為模特“青春飯”最典型;

  48%被調查者認為即使在青春行業,個人前景仍取決于自己;

  72%被調查者認為醫生職業35歲以上反而更有

競爭力。

  為年齡增大可能失業而擔憂

  職業現狀:年齡越大越擔憂失業

  調查顯示:59%的被調查者為年齡增大可能失業而擔憂

  調查結果:

  “如果您在35歲以下,您是否會為年齡增大可能失業而擔憂?”這一調查中,選擇“很擔憂,年齡增大是遲早的事”的達到59%,“不擔憂,年齡越大積累越豐富”的占28%,“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有13%。

  “假如35歲時您被迫在一個干了很久的企業離職,您最可能選擇的做法是?”對這一假設,36%的被調查者選擇了“盡力再找一個性質類似的工作”,48%的被調查者選擇“自己創業”,16%表示會“更換行業”。

  熱線傳聲:

  熱線開通第一天,剛剛離職的50多歲的焦先生便打進了電話:“看了你們這期話題,我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他告訴記者,從1985年開始,他就一直在一家國有企業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但是,兩年前企業改制,所有的崗位都要對外競聘,像他這個年齡,沒有技能,只能面臨淘汰。“求職對我們50多歲的人更難啊,轉行、創業都太晚了,同行業工作也不容易找,我們這些人也需要平等的工作機會!”

  專家觀點:調整心態 積極充電

  心理學教授董建林指出,35歲到40歲恰好是人生的心理轉折點,這之前人比較自信,容易適應環境,之后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內心趨向自卑,這時他們很難像年輕人一樣適應環境,并作出相應的調整,加上家庭的負擔,更使他們趨于保守。因此,大齡求職者更應注重自我調整,積極充電。

  個人前景更多取決于自己

  職業特色:工作越來越“青春”

  調查顯示:48%的被調查者認為,個人前景更多取決于自己

  調查結果:

  “您認為哪個職業最有‘青春飯’的特點?(多選)”,63%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體育運動員,24%選擇了演員,5%選擇記者,63%選擇服務人員(保安、空姐等),80%選擇了模特,還有3%選擇了“其他”。

  “您怎樣看待很多行業‘求職

青春期,越來越短暫’的現實?”選擇“很合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占10%,選擇“不合理,社會對人才的應用太浮躁”的占42%,認為“存在是社會有需要,但個人前景更多取決于自己”的占48%。

  熱線傳聲:

  對于剛開始謀生的年輕人,“青春飯”所暗含的職業危機短期內也許還難以體會到,35歲的劉先生則用自身經歷講述了青春飯的短暫。

  從18歲開始,劉先生先后干過保安,酒店服務員,送水工。“當時雖然沒有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但覺得自己年輕,所以什么工作都干,不高興就走人,再換個工作干,從沒想過老了怎么辦!眲⑾壬嬖V記者,上了30歲以后,他開始明顯感覺到工作不好找了,很多工作都有了年齡限制,劉先生已經閑了很長時間了!”

  專家觀點:注重知識積蓄 發揮年齡優勢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韓劍通認為,個人從業之初可以先就業,再擇業,但應及早根據自身優勢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注重知識技能的積蓄,發揮好各個年齡階段的優勢,才能克服就業低谷期。

  近四成人選擇“不斷學習新知識”

  職業競爭:35歲有劣勢也有優勢

  調查顯示:72%的被調查者認為,“醫生這個職業更適合35歲以上的人競爭”

  調查結果:

  “對于許多企事業單位招聘時打出的‘35歲以下’的條件,對此您有什么看法?”28%的人認為“除一些特定行業,不該隨便限制年齡”,12%認為“這是招聘單位的自由,不應干涉”,60%認為“就業,關鍵應首先考慮能力是否適合崗位,而非年齡”。

  “您認為哪些職業更適合35歲以上的人競爭(多選)?”選擇“政府工作人員”的有54%,選擇教師的有64%,選擇醫生的有72%,選擇科研技術人員的有60%,選擇自由職業者的有27%,選擇“其他”的有12%。

  “為讓自己的工作能盡可能少受年齡限制,您會怎么辦?”在此項選擇中,37%的人選擇“緊跟時代節拍,不斷學習新知識”,23%的人則選擇“調節心態,寵辱不驚”。而“平時注意積累金錢和人脈”和“盡可能早些獲得較高的職位”則分別占到16%和12%!斑m當爭取一些單位內部的崗位更換”占11%,而選擇“不斷跳槽”的,僅占1%。

  熱線傳聲:

  吳師傅,48歲,

出租車司機。無論35歲還是45歲,吳師傅沒有為工作發過愁,吳師傅說,“用人單位的年齡歧視的確不合理,但個人能力也很重要,有些行業缺的就是有經驗的老師傅。像我這一行,有經驗的人找工作還不是太難!

  專家觀點:完善法規 消除就業歧視

  人力資源專家張峰博士認為,35歲求職難是就業“市場化”過程中的一種就業歧視現象,需要通過公平就業法規的不斷完善來調節。用人單位以年齡為篩選條件,表明人力資源評價體系的缺失,應以素質為核心而非年齡。

  本報記者 王國強 張延龍 實習記者 田雨杰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