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盡管中國每年提供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但高級人才的缺乏使跨國公司在華遭遇人才短缺。中國今年將有310萬名大學畢業生,是美國的2倍多,但在龐大的畢業生群體中,實踐經驗和英語口語水平的欠缺,使他們中的求職者只有不到10%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的要求(10月17日北京晨報)。
麥肯錫的報告擊中我國人才培養的軟肋──供求相悖。畢業生如涌如潮,工作崗位
也逐年增加,但“螺絲釘”就是與“螺絲帽”配不上套。就像麥肯錫所披露的一樣,中國現在擁有160萬年輕的專業工程師,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然而,適于在跨國公司中工作的工程師的數量僅16萬人。這是長期以來我國人才培養輕市場化的后果使然。
近些年來,中央及各地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然而許多資金都耗在了高校連年擴招所帶來的沉重負擔上。關注學生數量重于關注其質量,加上專業及課程設置的不合理,理論灌輸成分遠高于實踐能力培養,創新體制嚴重乏力等,導致現如今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硬傷累累,并在潛移默化中給將來學生畢業埋下了窘迫的種子。
美國的作法或許能給我們不少借鑒。美國大學最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以其所完成的學業及所做的項目能否為社會帶來持續的效益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同時,美國的人才市場與其經濟市場一樣,直接受供需關系的影響,政府不加干預。在這樣一套完善的市場化與制度化的培養體系下,政府、高校、企業、畢業生等之間銜接順暢,并實現了“多贏”。
人才培養面向市場是硬道理。但如果掛羊頭賣狗肉,同樣應受到譴責。君不見,如今一些高校急匆匆地開設了會展規劃、新聞炒作等專業,美其名曰“適應市場需求”。不排除其中帶有的真實成分,但我們同樣有理由懷疑有關部門打著人才培養市場化的招牌而意在利用資源優勢掘金或套現的真實面目。
東方愚(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