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銀行 > 房貸新政牽動各方關注 > 正文
錫眾
去年2月,為了替兒子購買婚房,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并從本市某銀行貸款50萬元,20年期按揭每月須還貸3774元,從此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房奴”。
如果現在按新政,存量房貸打七折,則月供一下子可減少700元,20年累計下來,總共可節省利息達16.8萬元,差不多等于白得一間房。如此大的“餡餅”,真讓我謝天謝地謝政府。
然而,當我打電話到銀行詢問具體調整辦法時,卻差點把鼻子氣歪!房貸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由于房貸利率下調后,銀行盈利將大大減少,為了彌補銀行“虧損”,必須從其他業務上彌補回來。我問怎么個彌補?答曰:申請基準0.7倍優惠的存量房貸客戶,首先要有兩人以上(可以是貸款客戶的親友)開通網上銀行;其次,申請客戶須在本行申請至少8張信用卡,或存入10萬元以上定期存款至少3個月,或買入基金至少5萬元,或每月定期投資基金至少500元……即便這樣,是否獲批,尚需等待總行審核。
我就奇怪:存量房貸打七折明明是國家規定的政策,怎么到執行時就變了味?難道是我理解錯了?疑惑之下,問在其他銀行辦房貸的同事,他的情況也基本類似,除了在限制提前還貸、捆綁理財服務、設定存貸款金額下限等方面大同小異,最主要的區別,是要求辦信用卡的張數不同——有的說要辦3張,有的說要辦5張,還有的說要辦10張。反正門檻高低不一,都是一副遮遮掩掩、欲迎還拒的模樣。
就在我一頭霧水、懷疑房貸新政是“水中月、鏡中花”時,卻意外接到了幾家小銀行打來的電話,問我要不要轉按揭?說若是轉到他們銀行的話,利率下浮的條件寬松許多。周圍的同事,或多或少接到過這樣的電話。
既然有人拼命在降低門檻,誘惑我們早日“跳槽”,說明存量房貸客戶目前依舊是各銀行爭搶的香餑餑,咱手中還是握有一定砝碼的。我再次打電話和銀行聯系,說:如果到2月份仍然不給我打折,我就要求辦轉按揭手續……
前兩天,工商銀行又有好消息傳來:凡是以前享受八五折利率優惠的客戶,無須申請,自動調整為七折。有了這個先例,我心里有了底,我的等待也許不會太久。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