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缺無制約我國電梯產業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4日 09:17 中國質量報 | |||||||||
芬蘭通力電梯公司拿下北京首都機場億元大單的消息,在一些國內電梯企業中引起思考:本土電梯將推出什么有競爭力的產品來與國外電梯巨頭們爭雄? 據中國電梯協會理事長任天笑介紹,目前,國外最好的20多家電梯企業都已進入了中國市場,他們憑借自己的品牌和技術優勢,過硬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服務理念,采取獨資、合資或合作經營的手段贏得了中國80%的市場份額。
鄭州海神電梯公司的劉輝認為,市場份額不能完全說明問題,80%里面同樣含有我們的技術和資金。比如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就是由上海機電實業公司、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香港菱電集團有限公司4家合資的企業,而芬蘭通力同樣在日前也和本土的浙江湖州巨人公司合資成立了巨人通力電梯公司等。 芬蘭通力電梯中國總裁姜威對中國本土電梯企業咄咄逼人的競爭力同樣感到壓力,他告訴記者,這些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掉頭快,市場嗅覺敏銳,經營方式靈活,設計研發能力很強。中國本土企業在電梯生產的許多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創新技術,因為電梯行業的產業鏈很長,一個企業并不能包辦電梯成品中的全部零部件生產。據新加坡新安建筑事務所的顧問建筑師劉曉宇介紹,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像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高層板樓建設規模的擴大,中國企業設計制造的8位元和16位元微電腦控制的交流雙速、交流調頻電梯正符合這些要求,給建筑師的設計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直從事板式小多層開發的北京中瑞建達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張強也認為,“容積率”一直是設計師和開發商在電梯使用中共同關注的要點,國內自主品牌電梯在技術上、安全上都不比國外電梯差,而且價格優勢十分明顯,但在較大的工程中還缺乏競爭力。 據了解,1980年中國電梯起步,1996年我國的電梯生產能力不到3萬臺,進口了7000臺。而到了2004年,電梯生產能力達到了11萬臺,出口7800臺。目前全國共有電梯企業300多家,另外還有100多家電梯配件生產企業,這些企業50%以上都有自己自主品牌的產品,2004年產值已超過300多億元,目前已經形成了有梯次的電梯產業鏈,產品已出口到85個國家和地區。 據悉,中國目前是世界上電梯市場需量最大,生產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高,產品質量最好的國家。但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的電梯企業生產規模不夠,一般年產50臺左右。由于100多家電梯配件廠家的支持,一些電梯企業甚至不需要機器和廠房就組裝出了質量合格的產品,這與我國巨大的電梯生產及需求市場是極不相稱的。如何達到規模效應而不是“散裝”呢?姜威建議上規模。他說,散裝只能裝出產品,卻永遠裝不出核心技術,創不出名牌。中國本土企業缺失的不是技術,他們在細微的研發,比如反復對乘坐舒適度的試驗上都有比較成熟的技術,但規模太小是制約他們發展的關鍵。 任天笑表示,中國電梯協會正著手實施以這些內容為主的工作,特別是要抓以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為依托的企業,鼓勵自有知識產權的企業聯合,淘汰無序競爭的小作坊生產,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打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民族品牌。 作者:杜 吟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