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 期待怎樣的新農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08:39 中國消費網 | |||||||||
眼下學界重提“擴大內需”,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農村。但農村僅僅是一個消費市場,或是擴大內需的某種手段 當前熱說的“新農村建設”,應是農村深入綜合變革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其根本動力在于農民積極性的激發,并非啟動內需的權宜之計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新一輪宏觀調控言猶在耳時,中國經濟有可能迎來新拐點的聲音正高漲起來。面對日益沉重的通貨緊縮壓力,繼1998年之后,學界再次提出了熟悉的“擴大內需”之說。 似乎是習慣性的,眾人重把目光投向農村。最近,經濟學界又開始不斷地向公眾重提農村市場的重要性,他們把擁有9億人口的農村看作目前亟待釋放能量的最大一塊消費市場,并希望通過改進農村基礎設施、增強農村購買力、財政資金傾斜等方式拉動內需,從而幫中國經濟遠離正在走近的通貨緊縮。 這樣的話似曾相識。幾年前經濟出現通縮跡象時,學者們就主張來一場“新農村建設運動”。看上去,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農村僅僅是一個消費市場,或是擴大內需的某種手段? 當前的農村正站在新一輪大變革的門檻上。取消農業稅,催生一種倒逼態勢,把農村各項改革的時間表大大提前。事實上,“三農”是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積累的問題,決不是通過稅費改革一項措施就能解決得了的。而只有深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才可能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第三次革命”。 其實,“新農村”的概念,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提出“小康社會”概念,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小康社會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熱說的“新農村”,應是農村深入綜合變革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是要樹立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觀念。要跳出“就三農抓三農”的傳統定勢,打破城鄉分割的體制障礙,把農業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格局中,把農村進步放到整個社會的進步中,把農民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進而統籌規劃政策、公共資源、基礎設施及產業布局。 不過,僅此還不夠。最近,筆者去了趟贛南農村,那里的人均年收入水平不過2000多元,但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非常高。原因在于,他們發現政府倡導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比如,每天干活回來都可以洗澡了,女孩子們也可以穿裙子了,等等。 由此應當看到,“新農村建設”并非啟動內需的權宜之計,其根本動力在于農民積極性的激發。如果農民的“話語權”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淡薄,對“新農村建設”沒有一種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沒有一個良性與穩定的心理預期,就不可能有農村真正的變革與發展。(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