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中俄能源合作今后幾年將進入收獲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09:40 中國消費網

  綜合分析影響中俄能源合作宏觀環境的多種因素及業已形成的合作基礎,有理由相信,今后幾年兩國能源合作將進入收獲期。

  俄政局進入相對穩定期

  普京執政6年政績顯著,開始了俄羅斯“由亂到治”的過渡。俄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
好,基本實現了政治持續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民眾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國際地位亦有所恢復與提升。執政黨強大、反對派勢弱的政治力量格局有利于總統政策的推行。垂直權力體系的加強有利于政令暢通。國家職能的強化已使反總統的寡頭與媒體難以為所欲為。普京總統的個人形象與治國理念得到社會普遍認可,社會支持率居高不下。普京“強勢總統”的地位已經確立。

  普京政府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俄策動“顏色革命”的圖謀已有警覺,開始采取有力防范措施。部分群眾對社會保障改革的不滿并不是對普京政權的全面否定,更不意味著對民主反對派的支持。民主派難以組織起大規模群體抗議,西方亦未必有意志在俄強行推動“革命”。

  俄大政方針基本成型

  普京“強國富民”的治國理念符合俄國情,得到社會廣泛支持。俄素有大國主義傳統,“全面復興俄羅斯”成為全民的呼聲。

  普京“可控民主”政治發展戰略(在民主框架內實行集權,在保持三權分立、多黨政治的同時加強政府對社會的管理)符合俄的國情及社會轉型的要求。立國之初的全盤西化給俄以沉痛教訓,俄歷史文化傳統、多民族大國的復雜性決定了俄走不通全盤西化的道路,而“可控民主”有利于政治穩定與社會平穩轉型。

  普京“可控市場經濟”(在加強對戰略資源與

壟斷行業國家控制的同時放開企業自由競爭,政府努力保證社會公正)發展戰略有利于俄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適應俄經濟轉軌的需要。

  普京的外交戰略(獨立自主、東西方相對平衡的多極化外交戰略)符合俄的國家利益。俄是大國,只有獨立自主才能樹立大國形象、維護國家利益。企圖“融入歐洲”不利于俄大國地位的確立、經濟的發展與國家的統一,歐洲也不可能接收俄羅斯的“加入”。俄只能把自己定位為歐亞大國,做歐亞橋梁,兼收歐亞之利。俄的國土、人口、資源、文化使其有條件成為世界大國,成為未來多極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因此,俄現行外交戰略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質。

  俄羅斯的適當強大,有利于中國國際戰略的運籌及安全和發展環境的改善:普京的政治發展戰略縮小了中俄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普京的“可控市場經濟”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同小異,可減少發展模式方面的競爭;普京實行多極化外交戰略有利于兩國國際戰略協作的深化。因此可以認為,普京的治國理念、政治戰略、發展戰略、外交戰略總體上有利于中俄關系的持續穩定與發展,有利于兩國

能源合作的深化。

  中俄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俄發展對華合作符合其國家利益,兩國關系深化的趨勢不會逆轉。俄的發展任務要求確保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俄必須與鄰國和睦相處。俄的安全壓力巨大,要求以中國作為地緣政治依托。俄與中國在國際與地區重大問題上利益相近、主張相似,有條件、有必要相互協調、相互支持。發展東部是俄的戰略性任務,而要發展東部有必要借助中國、搭乘

中國經濟快車。西方壓力增大導致俄對西方幻想破滅,而中國堅持不懈地實行對俄友好合作方針,是俄發展對華合作熱情高漲的重要原因。兩國關系已具備比較堅實的基礎,加強合作的勢頭良好。

  兩國關系已進入務實合作階段,能源合作地位突顯。中俄關系經過十余年的平穩發展已進入歷史最好時期,迫切要求以務實合作充實兩國關系,特別是以經濟合作夯實兩國關系的物質基礎。在兩國多層次經濟合作中,大項目合作占據重要位置。在俄制造業相對落后的情況下,能源合作的地位突顯。加之今后若干年俄經濟仍將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擴大能源出口將是其難以回避的選擇。加強對華能源合作還有利于俄發展東部經濟。

  對華能源合作具備諸多有利條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是俄穩定的能源大市場;中俄比鄰而居,開展能源合作具有地緣便利,不僅可減少安全風險,而且可降低物流成本;中國奉行積極的對俄戰略協作方針,擴大對華能源合作不存在政治障礙。

  10年耕耘已培育起合作的基礎,中國政府和企業為發展對俄能源合作做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化及企業間聯系的加強,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已經漸趨成熟。普京最近在會見西方記者時已經表示,俄遠東原油管道泰納線將先通向中國,之后再到達俄太平洋沿岸。今后10-15年特別是今后3-5年,將是對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機遇期和收獲期。(編輯:李旭波)

  作者:環球時報王海運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