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借眼法”巧識精品 收藏從投機變成投資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6日 09:41 中國消費網

  走進劉益謙的家,客廳正面墻上就是一幅陳逸飛的巨幅油畫,據說該畫曾經掛在陳逸飛的美國家中。從客廳到臥房,從書房到收藏間,油畫、國畫、瓷器等藏品隨處可見。劉益謙說,我并不清楚這些收藏品的具體價值,但是有些藏品的價格已經上漲超過了10倍,大大高于房產、股票等等其他投資品種。話題由此展開……

  一不小心與收藏結緣

  劉益謙告訴記者,他進入收藏行業純屬偶然。

  那是1993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北京開業,由于是新鮮事物,當時參加藝術品拍賣的人很少。憑感覺,劉益謙認為,隨著國民財富的增長,民間收藏作為一種資產配置或將成為一種趨勢。于是,他前往北京,第一次通過拍賣購買了兩件藏品。一件是李苦禪的畫,當時花了11萬元;另一件是郭沫若的字,用7萬元拍得。現在,李苦禪的這幅國畫還掛在劉益謙家中,但市價已經超過了20萬元。從此,他與藝術品收藏結下了不解之緣。去年,他花了800多萬元買了三張國內畫家的油畫,現在已經漲到1000多萬元。

  劉益謙說,這些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口袋越來越鼓,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也就越來越旺,這是收藏品增值的先決條件。原先,字畫、瓷器大多流散于海外收藏者手中,現在大量回流的趨勢已經形成,許多國寶又重新回到了我們中國人的手中。劉益謙收藏的物品很廣泛,從郵幣卡到瓷器、從字畫到玉器,應有盡有,但他看好的是國畫和油畫。

  真假難辨一度退出

  收藏行業投資門檻高,識不識貨十分關鍵。早先,剛涉足收藏時,他也買到不少假東西,后來發現使自己受騙的往往是自己信任的人。1997年,有位熟人通過北京最大的拍賣行交給劉益謙一件碎瓷器。這件瓷器在全世界只有兩件,另一件在美國博物館,完好的價值4000多萬元,但北京這件重新粘合的只要價150萬元。劉益謙看了滿心喜歡,就成交了。交完貨后,他忽然接到該熟人的一個電話:“按行規,你讓我少賺了4萬元。”原來,瓷器底價是140萬元,加10%傭金應該是154萬元,而劉益謙支付了150萬元。正是這只奇怪的電話讓劉益謙產生了疑問,他意識到:對方或許是希望做完這筆生意后兩人不再來往吧。因為憑兩人的交情和這位熟人在行業中的地位,他應該不會計較這區區4萬元錢。于是劉益謙馬上回答說:“明天我把東西送回來”。后來費了很大周折才退回那件瓷器。“我當時懷疑這是一個騙局,但到現在我也不知真假”。這件事,讓劉益謙感到這個行業熟人太不可信,于是退出江湖一段時間。

  “借眼法”巧識精品

  在一般人看來,搞藝術品收藏對于專業知識的要求很高。的確如此。但對于半路出家的劉毅謙來說,卻未必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笑稱自己到現在還是個“門外漢”,但他有一個很絕也很投機的“借眼法”。

  他說,著名拍賣公司舉辦的大型拍賣會一般都是真品精品,參加這種拍賣會,他只是大致看一下各種拍品,然后就坐觀其變。只要看哪一樣東西買家們舉牌搶拍得熱烈,他就果斷出手,在心理價位范圍內積極競拍,甚至于不惜拍出天價。“借別人的眼光賺錢”。他說,“我一般通過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拍賣行買進,這樣比較放心。而大家都一致看好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這很像股市中的搶盤”。1998年,上海朵云軒公司因房屋改造急需資金,將其鎮店之寶《吳湖帆設色山水冊》拿出來拍賣,起拍價80萬元,經過輪番喊價,最后劉益謙以210萬元的天價買下。幾乎行內所有的人都說:“東西是好,但價錢太高。”劉益謙笑笑。如今,有人出價2100萬元要買這本畫冊,甚至朵云軒也想買回這本鎮店之寶。6年增值10倍,這個回報恐怕當時誰也沒想到。

  冷場也能覓佳品

  當然,搞收藏,專業知識的積累是必需的。這是藏家的文化底蘊,有了這種底蘊,有時能得到意外的收獲。

  2003年,一家大拍賣行拍賣一幅王石谷畫卷。王石谷為清朝國畫大師“四王”之一,這幅畫原被皇宮收藏,后流落民間。當時劉益謙心理價位是1000萬元。沒想到當拍賣師叫出800萬元起拍價時,居然無人應拍,場面一時很尷尬,如果流拍,拍賣行名譽將受損。劉益謙當下和拍賣行商量,要以750萬元買下。談完后拍賣師當場宣布:“750萬元,成交!”皆大歡喜。對拍賣行而言,避免了流拍;對劉益謙來說,即使以底價800萬元舉牌,加上10%的傭金,也需支付880萬元,而商議后只要750萬元,一下子省了130萬元。他說,“拍賣有時很偶然,如果當時有一個人舉牌,價格可能就不同了。而現在這幅畫的價值已經很難估量。”

  字畫收藏情有獨鐘

  從事收藏多年,劉益謙收藏的物品五花八門。在他書房中,隨處可見景德鎮的瓷器大師賴德全制作的瓷器。據介紹,賴大師制作的小瓷版畫,現在價格已從原來的1萬元/塊漲到8萬元/塊。在儲藏間,郵票冊、錢幣卡、玉器、手表等琳瑯滿目,由于喬遷新居不久,一些包括名郵《全國山河一片紅》、天壇祭天古鐘等等在內的珍品連他自己都不知藏在哪里了。他撓著頭笑稱,“是得抽時間好好理一下了”。

  在眾多收藏品中,劉益謙現在最為看好的是中國油畫。他認為,和國畫相比,油畫制作所耗費的時間長,投入的精力大。國畫這些年的漲幅非常大,但中國油畫一直沒怎么漲,和國畫價格已經產生了背離。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油畫價格將和國際接軌。在2004年11月“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劉益謙以363萬元人民幣購得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一幅油畫《北京雪》,創造了吳冠中油畫作品在中國大陸拍賣的最高價。而另一幅油畫名作———林鳳眠的《松濤》,劉益謙也頗為得意。他說,這幅畫現在至少漲了20%。

  對于郵市,他認為潛力不大。他說,現在人們用郵票寄信的已經越來越少,郵票主要的流通都在收藏市場。但由于郵政部門將郵票發行作為扭虧手段,大量發行新郵,已經嚴重供大于求,這導致了新郵不斷貶值。“原來我在‘盧工’有幾個鋪面,但1996年來郵市一直在萎縮,因此我現在選擇了退出。”而瓷器由于專業性太強,加上不易保存,一般人不宜進行收藏。從大眾接受程度和保管等出發,還是字畫收藏比較有潛力。

  想辦自己的拍賣行

  在收藏的眾多字畫中,劉益謙對《八女投江》、《八一南昌起義》和一張《艱苦歲月》(張洪祥1973年畫)等革命題材油畫情有獨鐘,他說,一看到這些畫,就感到特別親切感。等這些革命系列油畫收藏多了,以后準備辦一個專題畫展。據悉,那幅掛在墻上的油畫《艱苦歲月》,當時買價是90多萬元,僅僅隔了半個月,一個美國人就愿出雙倍價格購買,但他不愿出手。

  他說,現在進行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原來1000萬元可以買下整個拍賣會的全部精品,200萬元就可以買到極品。但現在,200萬元已經很難買到特別好的精品。國內大拍賣行剛開始以國畫為主,近幾年國內油畫開始受重視。如2003年11月購得的吳冠中《愛晚亭秋意》當時起拍價不過80多萬元,現在底價已達到300萬元,連拍賣行也想回購回去,一年多漲幅已經超過了3倍。

  今年42歲的劉益謙,雄心勃勃。他說,由于專業人才匱乏,上海本地幾乎沒有藏家和買家都認可的大拍賣行。上海擁有國內收藏品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好的拍賣公司卻多在北京。

上海人要到北京才能買到好東西,這讓他頗為遺憾,心有不甘。他說:“哪一天時機成熟,我一定要辦一家有影響的拍賣公司。”(編輯:盛秀華)

  作者:新聞晨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