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股市中賺了指數不賺錢一樣,藝術品也可能在行情好的時候拍不出好價錢。在剛剛結束的2005年春季藝術品拍賣上,這邊一些書畫名家的作品屢屢創出高價記錄,那邊一些被市場看好的作品成交價并不高,甚至流拍。這充分說明藝術品投資,不僅要關注藝術價值,更要關注投資價值。
精品掉價
在上海工美2005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陸儼少1955年創作的《江山勝覽圖》立軸成交價為341萬元,而在2004年上海工美秋拍中,該畫作以456.5萬元高價成交。這幅《江山勝覽圖》是陸儼少贈與劉海粟的作品,時隔半年,成交價就相差了百萬元。
在上海保利春拍的眾多拍品中,張大千作于1946年的五尺整紙淺絳巨制——《晚山看云圖》引人注目。在1993年朵云軒舉辦的“首屆中國書畫國際拍賣會”上,這一畫作作為拍賣圖錄的封面,曾以130多萬元被一海外藏家購入,創出當時中國畫內地拍賣的最高紀錄。12年后,這幅作品被上海保利從海外征集后帶回上海,但最終只以550萬元價格成交。
無獨有偶,在西泠印社首次拍賣中,事先為市場所看好的潘天壽的《春塘水暖圖》(圖3)最終流拍。8年前,這幅作品曾經在中國嘉德以660萬元成交。拍賣之前,市場人士預測《春塘水暖圖》完全有可能在拍賣會上創出潘天壽作品的又一個新紀錄。但事與愿違,最終在現場拍到了1650萬元,因沒有達到1800萬元的底價而流標。
在上海崇源的拍賣會上,陳逸飛的名作——《大提琴手》也僅以550萬元成交,遠低于被市場看好的800萬元。
從這些名作的成交價紛紛掉價看,書畫投資的風險正在顯現。
避強就弱
上海保利拍賣行的總經理洪平濤認為,雖然目前不斷有畫家的作品屢創新高,身價千萬的書畫頻頻出現,但從近期的成交來看,基本上屬于板塊輪動。未被市場挖掘過的畫家作品,往往會拍出天價,而一些已經被市場“炒”過的作品,則漲幅漸微。
從書畫的藝術價值上判斷投資價值固然沒有錯,但從現狀來看,更要從投資角度來判斷。
所謂從投資角度來買書畫,就是不僅僅從畫家的繪畫風格去判斷書畫價值,不僅要買真品,更要從書畫市場的走勢去判斷。市場熱點在不斷轉換,畫作在拍賣會上出現高價,甚至創記錄,往往有一定的偶然性。買家必須判斷這種價格的出現能否延續,或者這種熱潮能持續多久。
對于普通的書畫投資者,與其關心哪位畫家拍出了高價,還不如判斷有相似背景、畫風的畫家中,哪位還沒有被市場發掘,或者以前有一定的市場地位,現在卻被冷落的畫家。市場近期對清末民初中小名氣畫家的追捧,就反映出這一趨勢。
畫功+熱點+X
有實力的買家,可以選擇一些已經被炒過的名家精品進行投資,就像此次拍賣的張大千《晚山看云圖》,絕對價格遠遠低于陸儼少、傅抱石等熱門畫家的精品,但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來看,同樣具有潛力,中長線來看,依然具有升值潛力。
書畫的價值究竟由什么決定呢?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上來看,“畫功+熱點+X”似乎是最能體現價值的公式,前兩者自然不用說,“X”是指不可預測的拍賣市場因素。(編輯:盛秀華)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