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刊拍賣趨向多元化 名人書札強勢不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3日 11:11 中國消費網 | |||||||||
第33期中國書店“大眾收藏書刊資料拍賣會”在北京最濕熱的一天舉槌,競拍的場面比天氣還火熱。430件拍品成交了76%,總成交額達57萬元。雖然比起成千萬上億元的大拍57萬元實在不值一提,但小拍在品種繁多方面及培養藏書愛好者的基礎層面上,仍具有積極意義。任何一項收藏活動,群眾基礎的廣泛與否,直接影響著這項收藏的廣度與深度,切不可以成交金額多少論高下。書畫瓷器項目之所以頻頻拍出天價,絕不能忽視它極其廣泛牢固的普通愛好者群體的烘托作用。
小拍的熱鬧在于參與的人群高高低低,各取所需,沒有一件拍品會絕對冷場。傳統項目古籍,不愁沒有買家,最近一股調價暗流,勢必形成新的追漲。明凌氏朱墨套印本《詩選》,底價只有500元,卻以7480元成交。按一般拍賣規律,超出底價十倍的即為“非理性市場價”,但新增的收藏者哪里理會什么游戲規則,只要看中了,錢是第二位的。明正統十二年(1517年)內府刊本《五倫書》,底價2000元,9020元成交,明版書價值回歸,再也不能向“民國版本”看齊。民國珂羅版印本《清宮珍藏百美圖》3.08萬元成交,為全場之最,民國書能賣如此高價,這不是群眾力量起作用是什么?過去版本學家眼里不夾的貨色今日在拍場上徹底翻身。清寫繪本《澎湖水師左右兩營子操陣圖》11頁,底價3000元,8800元成交,外行人永遠猜不透藏家為何高價買這玩意兒。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刊本《詩藪》3500元底價,5500元成交。如今是歌天下而非詩天下,仍舊猜不透藏家是玩詩還是研究詩。 筆者近年來對純粹是圖畫的東西有點厭倦了,可拍場上此類賞心悅目的純消遣品依舊暢銷。1952年榮寶齋套印本《十竹齋箋譜》7920元成交,此書名氣實在大。《高舉毛澤東的偉大旗幟勝利前進美術作品選》等4種,1000元底價,3300元成交。現在地攤上宣傳畫走得極暢,仿造品一摞一摞地走,買回去干啥用?1998年《紀念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藏書票》當年曾熱炒到四五千元,拍場上1500元流標。應景應時的所謂美術品敗壞了藏書票的聲譽,借用郵品的炒作方法雖得逞于一時,終行之不遠。 名人書札強勢不改,如果按頁計值,書札比之善本古籍也不遜色了。《劉承干書札》4張,底價1200元,3850元成交;《關山月等人書札》9張,1000元底價,2750元成交;《孫楷第書札》6張,600元底價,1100元成交。信札拍的好直接影響到舊貨市場的信札價格,隨隨便便一紙普通家書,談的是柴米油鹽老婆孩子而且并非出自大名頭,也開價百八千,真叫個水漲船高示范效應奈何不得。 《遙夜閨思引跋語》,俞平伯寫的文字極少有人看得明白,價錢卻越拍越高,這回拍了1800元,加傭金共2000元了。筆者私底下想,筆者那套跋語加正本,該值多少錢了?藏書的蓄財意義不能回避只能面對。藏對了品種,肯定保值肯定升值,絕不會像郵票似地跌進十八層地獄。 新近加入拍場的一批同學錄也悉數成交,均價在1500元至2500元間。同學錄,尤其是名牌學校或名人就讀過的學校,其價位仍可高看一線。同學錄是資料性、趣味性俱佳的藏品。有關它的研究,現僅見北大學者陳平原的一篇大作。(編輯:盛秀華) 作者:中國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