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工藝天價成交 投資市場潛力不可小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2日 10:33 中國消費網 | |||||||||
拍賣場上的竹木牙角和雜項工藝品中,微型雕刻工藝毫不起眼,但北京翰海今年春拍卻創造了一項拍賣紀錄,一“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直徑1.3cm)以134.2萬元高價成交。這也是目前古代微雕工藝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這串核雕系清代核雕藝人湛谷生所作,顆顆大小勻稱一致,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漢至明初的忠臣良將、詩人儒士等共108位。作品中人物作高浮雕,面目清晰,
古代微型雕刻工藝的誕生,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如1977年在陜西岐山發掘的西周甲骨刻辭中,許多方徑不過一毫米左右,有一片僅小紐扣大的龜甲上竟然微刻有30多字,而且刻字部分不到龜甲的二分之一,非肉眼所能明辨。但在唐宋之前,有關微型雕刻工藝的記載寥若晨星,尚未成為一種藝術門類登上大雅之堂。直到了唐宋兩代,微型雕刻工藝似乎稍稍嶄露頭角,如唐代德州刺史王倚有一竹刻筆管,上刻《從軍行》詩二句,并有詩意刻繪:“人馬毛發,亭臺遠水,無不精絕。”宋高宗時巧匠詹成所制竹刻鳥籠,四面花板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毫悉備,而且玲瓏活動,被元代陶宗儀稱為“二百余年無復此一人矣”。 微型雕刻工藝在明末得到了極大的張揚。由于當時各種雕刻工藝極一時之盛,佳良材質供不應求,客觀上迫使藝人們惜材如金,向小型化發展。此外,當時文學藝術興起的小品文之風,也印證了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有意思的是,當時有兩篇反映微雕絕技的小品文,被后人視為小品文的代表作,即魏學《核舟記》和宋起鳳的《核工記》,二者均反映了在桃核上微雕之絕技。 《核舟記》記載天啟年間常熟藝人王叔遠在一枚小桃核上雕刻出蘇東坡泛舟赤壁的故事,船上共刻有5個人,8扇窗,一張箬篷,一支槳、一個爐子,一把壺,一幅手卷,一串念珠;又刻有對聯,題名和篆文,共34個字。這種題材為后世所效仿,至今傳人不絕。如臺灣故宮博物院現藏有清代乾隆年間廣東牙雕藝人陳祖章橄欖核雕“赤壁夜游”,核舟上艙軒篷楫,什物俱全,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劃精致。核舟艙窗竟然還雕花鏤空,四面玲瓏剔透。舟底細字鐫刻《后赤壁賦》全文及“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章制”款。 廣東增城市博物館現藏清咸豐四年鼓聲所創作的蘇東坡夜游赤壁花船,東坡等3人據中案坐,旁有一童仆用扇煽爐煮茶,船尾艄公作搖櫓狀,6人各具神態,船底外表刻《前赤壁賦》共537字。至今仍被稱為“雕刻之王”。史載清代核雕藝人有陳祖章、杜士元、湛谷生等。當時杜士元的一枚桃核雕“東坡游赤壁”便價銀50兩。 明清兩代,流行南方的微雕主要品種便是果核(包括桃核、橄欖核、杏核、櫻桃核、楊梅核)和核桃雕刻。果核雕刻以橄欖核最為常見,題材除了“核舟”外,還有羅漢、八仙、漁家樂等。上海信仁2004年第二屆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推出的“清核雕十八羅漢墜件”(長3.2cm),呈栗漿色,方寸之間淺刻十八羅漢紋樣,人物面相生動傳神,配景更為一絲不茍,精彩絕倫。估價10000--15000元,成交價11000元; 上海大眾2005年夏季藝術品拍賣會推出的“橄欖核雕水滸將”,其刀法流暢爽利,人物毫發畢現,神形俱備,有呼之欲出之感。估價5000--8000元,成交價13200元;天津國拍2004年春拍會推出的“清核雕人物朝珠”108顆,雕工精湛嫻熟,配綠松石背魚,完整少見。估價20000--40000元,成交價19800元。 核桃雕刻,一般都是隨核桃自然生長的紋路雕琢成各種圖案,常見題材有百花籃、嬰戲圖、羅漢等。如上海敬華2004年春拍會推出的“清核雕羅漢”(高5.5cm),表面鏤雕十八羅漢,人物形象各異,刀法圓潤,包漿褐色。估價3--5萬元,成交價4.4萬元;上海嘉泰2004年第一屆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推出的“清浮雕五毒紋核桃”(直徑4.9cm),隨著核桃表面的高低起伏,浮雕五毒形象——蝎子、蛇虺、蜈蚣、壁虎、蟾蜍爬滿核桃表面,所雕形象逼真,各式蟲物油光锃亮。估價10000-15000元,成交價27500元。(編輯:盛秀華) 作者: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