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一“刀”橫掃天下
———看質量革命的新版“倚天屠龍記”
現在,質量人的第一印象被大大歪曲了。
曾經有這么一個笑話:一個質量工程師和一個律師、一個會計師一起被要求回答“1+1=?”的問題。會計師很嚴肅地反問:我想知道,你想讓它等于幾?而那位律師則沉思片刻,說:總而言之,一般來說它的結果應該在1和3之間。最后,該輪到那位質量工程師回答了。只見他走到白板前,畫了一個正態分布圖,然后認真地說:你看,我會在1和3之間建立一個控制模型,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讓1+1不等于2的機會為6Sigma,即3.4ppm,全場一片默然。
笑話歸笑話,但大家對質量人員的形象定位似乎也在談笑間完成了,這的確有些悲劇色彩。
我始終以為質量管理原本就是悲喜交加、波瀾壯闊的,細細品味,與張藝謀的《英雄》和金庸的武俠世界相似。當秦王與刺客在最后時刻指“劍”論劍時發現的“三種境界”———手中有劍、心中無劍,手中有劍、心中有劍,手中無劍、心中無劍;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這不正是質量管理發展的三部曲嗎?當金庸刀槍入庫、投筆從商時,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風起云涌的質量革命竟然演義著新版的“倚天屠龍記”。
當年,統計學家休哈特在貝爾實驗室里苦練“倚天劍”,然后用系統的方法刺向傳統的質量檢驗的“心臟”,引發了質量的第一次革命,在他的弟子們尤其是戴明、朱蘭的努力下,成就了質量控制派,并以SPC(統計過程控制)劍法和“控制三部曲”橫掃天下。但是,倚天既出,屠龍必行。十余年后,終于有個人舉起了屠龍刀———零缺陷哲學向質量控制派砍去,他就是質量界的“金毛獅王”克勞士比。他用獨創的武學秘笈《質量免費》掀開了第二次質量革命的序幕。
如果說第一次革命把質量從檢驗的角落解放出來,全力支持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工程,那么,第二次革命則是把質量從車間里解放出來,成為滿足客戶、員工和供應商的管理工程和商業哲學。前者是基于應用數學的質量控制,為的是讓質量停留在人們的手上;后者則是基于管理學的質量文化,為的是讓質量停留在人們的心中。
前者是“藍領”的質量,因為人們認為問題出在他們身上,所以,給質量人規定的角色就像英國管家:生性謹慎、保守,做事認真、固執,神出鬼沒、隨時能夠出現在“壞人”面前,而且面無表情。后者則認為“白領”才是問題所在,人們用“完整性”的概念———包含品質、財務和關系的整合的動態質量功法來看待質量,并將這種方法交由管理者們去修煉,這時,質量人的形象與過去完全不同。
我實在沒有辦法畫出現時期質量人的形象。經過如火如荼的革命洗禮之后,俠客們迎來了“解放區的天”,面對太平盛世,任何危機似乎都離得很遙遠。
這時,他們有的洗心革面,高舉起“卓越表現”的質量經營大旗;有的則借尸還魂,用六西格瑪編織的奇異故事讓質量控制派的遺老遺少們再一次看到了“翻身道情”的美好時光。
但是,我還是透過中國企業質量管理飄動的衣衫瞥見了它喜劇的一面。這種感受很是獨特,就像獨特的質量那樣,日復一日,我只是不斷地在教授著快樂質量,訴說著質量人生。
作者:楊 鋼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