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假外資拷問“國民待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6日 10:45 中國消費網 | |||||||||
據報道,我國每年實際利用的外資中,約有1/3是國內資本回流形成的“假外資”,若按去年我國引資600億美元的規模估算,去年約有200億美元是假外資。 內資出國“鍍金”是為了能夠享受到外資才能享受的一系列“超國民待遇”。這些“超國民待遇”不僅體現在稅收等諸多方面的政策優惠上,而且不必受制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土政策、潛規則。目前,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平均稅負只有11%,而內資企業的平均稅負率達到了
應該看到,國內資本“出國留學”,是一些精明的商人鉆了政策的空子。“假外資”的大量存在,其實是對外資享受“國民待遇”的一種拷問———在同一個國度里,同樣為經濟發展作貢獻,為什么外資能夠享受“超國民待遇”,而內資只能享受一般的“國民待遇”?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是對內資企業的“逆向歧視”,這種歧視不利于內、外資企業的平等競爭,不利于內資企業的發展壯大。 如果說,在改革開放之初,在國內資本相當匱乏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吸引外資,給予外資一系列“超國民待遇”是必要的,那么現在,在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國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間資本都已經相當雄厚,外匯儲備、居民儲蓄均居高不下,有大量閑置資金需要投入到生產環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國內資本,而充分有效利用國內資本的關鍵之一,就是給予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平等的待遇。 取消外資的“超國民待遇”可能在短時間內對吸引外資產生影響,但從整體來看,不會對整體投資帶來影響。而且,按照國際慣例,給外資“國民待遇”已是很大優惠,淘汰“超國民待遇”不會影響著眼于中國廣大市場的優質外資,而是淘汰一些低質素的外資,這無礙于國民經濟的運行,甚至有利于經濟更健康的發展。(編輯:李旭波) 作者:華南新聞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