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安郊外的窩頭寨方圓百里都是漢時上林苑遺址。史載漢武帝專令上林三官鑄造全國的貨幣,因此,這里相當于當時的國家造幣廠。那時渭水之濱爐火相映,運輸船舶云集,歷史滄桑變幻后,這里已是一片靜靜的農田,不過,地下埋藏著豐富的鑄錢范模。
塌圮的土層里不斷裸露出一些鑄錢范模的殘片。從上面留有的燒制過的黑黑的圓錢印,仍可清晰判斷它是背理錢紋。正是通過這些實物,學者們推測出當時的鑄錢技術及規模。
考古資料表明,春秋戰國時期,貨幣的流通量相對不大,主要用一錢一模或兩錢一模的泥范來鑄錢。秦統一后,出現了石范和銅范,一范可以鑄6枚到十幾枚錢。到漢武帝時,因為要統一發行國家貨幣,需要鑄造大量的貨幣,每范可以鑄到數十枚錢,同時工藝水平大大提高。
疊鑄法是秦漢時期的主要鑄錢方法:用母范翻制若干范后,將數個范逐層疊合組成套范,從共同的澆口灌注銅液。它的特點是一次能澆鑄多套錢范,它沿用了很久,到新莽時期疊鑄法工藝可謂發揮到極致。從這些現存的錢范來看,輪廓鮮明,筆畫勻稱,制作出來的銅錢不可謂不精細考究。
歷代留存下來的錢范,是我們推測當時鑄錢方法的重要物證,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當歷史進入到南北朝晚期,就再無錢范出土,這是因為出現了翻砂法的鑄錢工藝。
根據《天工開物》一書的記載,這是一種不必制作錢范,而直接用母錢在砂上印模的鑄錢方法,堪稱鑄錢工藝的重大革新,基本滿足了后世大量快速鑄錢的需要。目前較為肯定的是隋唐已采用翻砂法制幣。
翻砂法的關鍵,是提煉出一種顆粒極細的砂土,它經過特殊處理,能耐高溫,并翻印出紋理精致的造型。當用母錢在夯實的砂箱上印好錢樣,并小心地劃出水口后,將兩面砂范合起來,把熾紅的銅液從上面預留的澆口注入。待銅液冷卻后,打破砂箱即見錢樹,不過,這只是錢的半成品。
在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館,保存著這樣一件文物,20多年間人們始終不清楚它是做什么用的,直到最近,一名錢幣學者拿它與《天工開物》中的一幀插圖對照,終于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原來,這是一種特殊的搓錢工具。錢范澆注出錢后,錢往往有毛刺、水口,必須加工磨平。為了提高工效,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一種搓錢工具———一根四方細柱條,正好穿過圓錢中間的方孔,起到固定作用,一次可串起上百枚銅錢同時搓邊。
作者:羅 兵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