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保護長城已經刻不容緩
“萬里長城已被列入2002年度100項世界文化遺址觀察清單,并作為我國自查15處項目之一,準備迎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監測考察。作為中華文明象征的長城,如今正蒙受著前所未有的毀壞,很多地段的長城都已經不復存在了。”提起這個話題,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董耀會就憂心忡忡,“整個長城從丹東虎山到嘉峪關全長7000多公里,由于沿線生態環境
的不斷惡化,再加上人為因素的破壞,破損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在西部干旱荒漠區,多數地段都已被流沙埋于底下。目前長城只有三分之一修復和保護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殘破不全,還有三分之一早就不復存在。長城的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中國長城考察萬里行活動于8月3日從遼寧省丹東的虎山長城開始,9月17日在甘肅嘉峪關結束,歷時45天。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八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程9000多公里。沿途考察了101處長城遺存,收集長城沿線市、縣史志及相關資料百余萬字。“正是因為有了詳盡的考察,有了翔實的材料,我們此次發表的考察報告才更有說服力,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長城的危機。”全程參加此次考察活動的北師大教授曹大為這樣告訴記者。
現實:60米明長城才值200元?
自然毀壞和人為毀壞,專家認為長城目前正受著雙重煎熬。
歷經500多年風雨地震等侵襲,年久失修的磚石城墻存在很多坍塌隱患,如果不緊急采取措施,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此外,西北地區堿化的土地對夯土長城也構成極大危害,堿性的浸透,造成靠近地面部分的城墻出現逐層剝落的現象,墻基遭到嚴重破壞之后,墻體便會大面積倒塌。但是,“相比于自然界的吞噬,人類的破壞似乎來得更加赤裸和殘忍。”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說。
“其實,天津、北京段長城的保護已經算是最好的了。”董耀會告訴記者一個真實的故事:山西省左云縣的兩個農民想把村里的兩個磚瓦廠合二為一,但麻煩的是中間有一段長城礙事。打著“維護全村人的利益”的旗號,村長便一聲令下,拆!整整60米的一段明代長城就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頃刻湮滅。事后,雖然上級領導也有追究,但追究到最后也不過罰了該村200元錢就算了事。“60米的明長城約等于人民幣200元?!我心痛得幾乎無法言說。”至今提起這件事,董秘書長都忍不住義憤填膺。
“其實,這種事每年都會發生,”長城學會的會員告訴記者,“現在到長城腳下的許多村莊隨意轉轉,幾乎家家都有用長城磚蓋的豬圈、雞舍,許多農民為了省事,干脆就在長城上挖個洞做廁所,弄得好端端的長城千瘡百孔。”
舉措:法律手段制裁破壞行為
久前,一部科學的、可操作的專項保護長城的法律——《長城法》在北京出臺。新的《長城法》出臺后,以前普遍存在的長城上亂寫亂畫、任意丟棄垃圾、擅自在現有距長城200米之內搭建各種設施等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為適應新法,北京八達嶺長城管理處今年已率先籌集近2億元資金,用于搬遷景區內所有離長城近的停車場和樓堂館所,并對今后的發展重新作出規劃。
董耀會說,雖然這法規只適用于北京段內的長城,但對萬里長城的保護有著示范作用。長城真正的主體恰恰是那些蜿蜒在高山峻嶺之間的殘垣斷壁,而這光靠長城沿線文物局的幾名干部是管不過來的。保護長城,必須用法律手段有效地制裁破壞長城的行為。
期望:設立基金保護民族圖騰
中國長城學會還透露欲設立長城保護基金。他們說,多次遇到國外友好人士和團體欲為長城捐款,但因國內無長城保護基金而不能如愿,從這個角度看,設立長城保護基金十分必要。
他們表示,可以用設立“長城保護里程碑”的辦法,籌集長城保護資金。以一公里為單位,設立“長城保護里程碑”,在碑上標注長城保護的內容及當地里程,使長城沿線人民都能將長城的保護同萬里長城的命運聯系起來。把長城分成幾千個單元,按單元向社會招募志愿保護單位或個人,讓國內外的企業或個人來認保。如一公里按1萬至2萬元計,一年可收5000萬至1億元保護資金,有了這筆資金,長城保護經費不足的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有了經費就可以設立長城保護專門機構,設置專職人員,對長城進行普遍建檔工作,對長城保護和開發進行規劃,從根本上解決長城保護管理工作的無序狀態。畢竟,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用心愛護。
采訪后記:別讓她毀在我們手中
在采訪之前,我沒有想到這次采訪會打碎我一些美好的印象。看著專家一張比一張嚴肅的臉、讀著手中一紙比一紙重的材料,我頭腦中固存的巍峨磅礴的長城形象逐漸蒼白了、脆弱了。我怕觸及這樣的聯想:一塊塊蒼老、厚重的城磚堆砌起來的不再是一個蒼老、厚重的萬里長城,而只是一個個孤零零的點。
長城,這一經歷2000多年風雨,綿延萬里的世界最大文物,她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她的“萬里長”,如果把這個長度割斷,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絕不能毀掉長城,最起碼,絕不能讓她毀在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手中。(編輯:石淼)
作者:北京娛樂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