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首詩所唱的,《抗戰文藝》“它為著痛苦的民眾,呼出悲怒的呼號,它為著神圣的祖國,爭取前途光明!它號召著戰斗,它報告著到來的希望,像一道光華的長虹,劃破了世紀的暗空,像一只勇敢的海燕,沖擊著時代的陰霾。”
筆桿子的力量
——兩本著名的抗日雜志
《抗戰文藝》:團結抗戰的文藝界
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中,有數不清的文藝刊物涌現,為抗戰的最后勝利貢獻了筆桿子的力量,在鼓動士氣、打擊不抵抗主義、反對亡國論等諸方面默默做著努力。這其中,《抗戰文藝》是貫穿整個抗戰時期惟一的全國性文藝刊物,體現著文藝界團結抗戰的人文精神,是抗戰期間標志性的文藝刊物。
《抗戰文藝》一九三八年五月四日創刊于漢口,抗戰文藝編輯委員會編輯,屬“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會刊。編委會由各方面的代表作家33人組成,包括了當時在延安、上海、香港、廣州、昆明,重慶等地的作家。雖然名為33人的龐大編委,實際上在武漢出版期間,主要由樓適夷、孫羅蓀、姚蓬子、錫金四人負責具體編務。《抗戰文藝》在武漢出到八月十三日的第2卷第4期,武漢淪陷前夕,另出“保衛大武漢特刊”四期,由馮乃超、羅蓀、葉以群、戈寶權編輯。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抗戰文藝》在重慶復刊,仍為周刊形式,由老舍、姚蓬子編輯;稍后,羅蓀趕到重慶,又參與編務。一九三九年四月自第4卷起改出半月刊,第六卷又改月刊形式。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出至第十卷第六期停刊,包括特刊在內,《抗戰文藝》總出七十八期。1962年,《抗戰文藝》編目完成、即將影印,出版社請羅蓀寫一篇有關《抗戰文藝》史料的回憶文章,羅蓀說:“在目前找到一全份的《抗戰文藝》,就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或許是由于曾經參加過一段編輯工作,對這份編目感到很大的興趣,并且引起自己不少的浮想。真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書箱里積壓了一二十年的舊雜志都撿了出來,從頭至尾翻閱了一遍,卻也足足消磨了好幾個夜晚。”完全可以理解和想像,一份經過戰火洗禮的舊刊物會引起親歷者怎樣親切的回憶。而且只有當事者的回憶方有可能還原許多歷史之細節。
羅蓀說:“《抗戰文藝》最初是三日刊,只出了四期,根據國民黨規定的出版登記辦法,三日刊是做為新聞紙辦理的,而當時對新聞紙的登記又停止了,因此第五期改為周刊。”這個“出版登記”的細節是后來人所不熟悉的,抗戰刊物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使我們更加深切感受堅持抗戰的精神的可貴,沖破阻撓堅持出刊,是愛國的文藝界對祖國的一份忠誠。羅蓀還提到了“重慶大轟炸”對刊物正常出版的影響,最困難的是找印刷所,一期刊物也許要排印上二三個月之久,這樣的困境,使今天的讀者對這一份薄薄的刊物肅然起敬。羅蓀還提供了一則資料:《抗戰文藝》封面題簽出自豐子愷之手,封面設計是梁白波。梁白波是三十年代漫畫界很少的一位女漫畫家,頗具才華。
由于“文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的經費十分困難,付出高價的排印和紙張的費用已很拮據,因此對來稿一直是不支付稿費的,除了極少數的經濟上十分困難的作家例外地付一點微薄的稿酬。直到五十多期之后,才由一個官方的“文藝獎助金委員會”補助一部分款項,做為支付稿費之用,為數也十分有限。正如一首詩所唱的,《抗戰文藝》“它為著痛苦的民眾,呼出悲怒的呼號,它為著神圣的祖國,爭取前途光明!它號召著戰斗,它報告著到來的希望,像一道光華的長虹,劃破了世紀的暗空,像一只勇敢的海燕,沖擊著時代的陰霾。”
吶喊聲中誕生的《烽火》
當“八·一三”日寇的炮火在上海燃起,第二天,在上海的革命的進步的作家們便聚攏在一起,商討如何以文藝之手段提高群眾的危急意識、抗戰覺悟,并開創出適應新的斗爭形勢的局面。當即大家決定,馬上辦一個適應戰時需要、能最迅速地傳達出作家們吶喊的小型刊物,并推舉茅盾先生為主編。
茅盾即與馮雪峰、巴金等人商議如何辦好這個刊物。馮雪峰建議用即將由于戰爭辦不下去的《文學》、《中流》、《文叢》、《譯文》四個刊物的名義辦一個聯合型的刊物。大家覺得這個方案好,又決定刊物的名稱叫《吶喊》,同時分頭找這四個刊物的主編王統照、黎烈文、靳以、黃源商議,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為了使已經邁入抗戰激流的上海的文藝陣地發出強烈的吶喊,茅盾要求四位主編每人寫一篇文章,字數在千字之內,三天交稿,茅盾自己寫創刊獻詞《站上各自的崗位》。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在“八·一三”之后僅十天的時候,一本小32開、售價僅2分錢的周刊《吶喊》面世了,打響了反擊侵略者的第一槍,從組稿到出版只用了三天;也許是創造了當時出版界的最快紀錄。茅盾在“本刊啟事”中說:“滬戰發生,文學、中流、文叢、譯文等四刊物暫時不能出版,四社同人當此非常時期,思竭綿薄,為我前方忠勇之將士,后方義憤之民眾,奮起禿筆,吶喊助盛,爰集群力,合組此小小刊物。倘蒙各方同仁,惠以文稿及木刻漫畫,無任歡迎。但本刊排印紙張等經費皆同人自籌,編輯寫稿,咸盡義務。對于外來投稿、除贈本刊外,慨不致酬,尚祈亮鑒。”大敵當前、烽火連天、互相理解、誰也不去計較幾個稿費了。
由于上海特殊的局勢,《吶喊》只出版兩期即被租界當局抄沒。作家們不甘于此,同時又認為在炮火轟鳴的時刻,我們僅僅吶喊助威是不夠的,所以又改名叫《烽火》繼續出版,除了刊名變化,兩個刊物的外觀是一致的。內容也都豐富多彩,各樣文學體裁的文章都有,特別受到歡迎的文字是精悍潑辣的反映戰斗風貌的文章。除了郭沫若、巴金、茅盾、王統照、葉圣陶、郁達夫、劉白羽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撰稿外,刊物還配有豐子愷、力群、蔡若虹等名家的漫畫和木刻,使得薄薄的小小的《烽火》有聲有色,惹人歡喜。給人印象至深的還有一篇駱賓基的報告文學《“我有右胳膊就行”》,作品中寫一個抗日戰士在戰火中失去了左胳膊,在送他回后方治療時,這位戰士聽到敵人的炮火聲,便不顧護送人員的阻攔,發瘋似地沖向前線,高喊著“我有右胳膊就行!”這個英勇的故事,真不知在八年抗戰中發生了多少幕。
《烽火》出到十一月七日的第12期,由于日寇占領上海而停刊。一九三八年五月一日遷到廣州復刊,出第13期,復刊后改旬刊,由巴金主編,同年十月十一日出至第20期因為廣州戰事危急而停刊。前期的《烽火》主要表現上海戰局的景象,后期的《烽火》更多地反映作家們在流亡途中的見聞和感受,同時也表現了廣州時局和淪陷前的情景。
作者:謝其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