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被命名為“Hiview信芯”的芯片,其結構設計與關鍵算法設計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期困擾中國彩電核心技術的難題終于被海信破解。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高清晰、高畫質數字視頻媒體處理芯片與應用日前成功通過信息產業部組織的權威鑒定。6月26日,海信集團在陰雨初歇的北京正式發布了這一重大成果,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等出席發布會并對海信的這一成果給予充分肯定:這是中國音視頻領域第一款可以正式產業化的芯片。
據專家鑒定,這款被命名為“Hiview信芯”的芯片,其結構設計與關鍵算法設計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將應用到數字高清彩電上,并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據電子行業資深專家安永成介紹說:該芯片的誕生與應用,將徹底打破自中國生產彩電以來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的歷史,中國年產近7500萬臺彩電自此有了中國“芯”。大軟肋,7000多萬臺彩電沒用一顆“中國芯”
據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介紹,截至2004年底,我國境內有彩電生產企業68家,年產能8660萬臺,實際年產量7328.8萬臺,實際銷量占全球銷量的55%,已成為全球彩電生產及銷售的第一大國。但令人尷尬的是,彩電大國并非彩電強國,每年7000多萬臺彩電,沒用一顆“中國芯”,這成為中國彩電業的最大軟肋。
“海信‘信芯’的誕生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依靠自己的芯片不斷在彩電的性能與功能上推陳出新,降低成本,提高贏利水準。”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滿懷欣慰。
與此前取得芯片研發技術突破不同的是,海信的技術已經跨越了實驗室的階段,在海信內部實現了量產,其大規模產業化的前景只需簡單計算即令人垂涎欲滴。
這款被海信命名為“Hiview信芯”的數字視頻處理器采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CMOS(互補性金屬氧化半導體)一種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制程,內部集成了近200萬個邏輯門,700多萬個晶體管,芯片設計達到了百萬門級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水平。
“數字電視常用的核心芯片包括接收與解調芯片、解碼芯片以及數字視頻處理芯片,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不僅在開發設計上最見功夫,也是最有開發意義、分量最重的一款芯片。”工程師出身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從技術的角度對這款芯片的特點做了高度的概括。
從2000年海信決定成立A?鄄SIC(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以來,海信集中資源、臥薪嘗膽、在上海封閉研發,持續近1600多天不見成果的工作終見天日。截至目前,這款芯片陸續獲得3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項)。
其應用實驗表明,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平板電視(LCD液晶電視、PDP等離子電視、LCOS、DLP等)、CRT電視、各類背投電視、顯示器設備中,所有的這些專利技術全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對周厚健而言,足以佐證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中國企業是可以扭轉行業的不自信、可以在核心技術方面贏得突破的。”在他看來,海信造“芯”,一戰告捷。走險棋,荊棘中殺出血路
“技術立企,一百年不動搖”是海信集團有限公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躬身踐行的戰略方針。
我國是彩電大國,年產彩電7000多萬臺,而彩電的核心技術———芯片卻一直依賴進口。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上半年我國芯片進口價值262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中國芯片的需求量將要放大到700億塊的巨量。這個巨大的蛋糕誰看了都眼饞。在技術上受制于人,嚴重影響了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信息產業“十五”計劃綱要》提出:美國、日本在電子信息產品領域的霸主地位,正是由于他們掌握并壟斷著核心的軟件、集成電路和關鍵元器件設計與生產。加強相關產品的設計與生產,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可是,這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
“信芯”集成電路開發部部長戰嘉瑾這樣描述當時業界的說法:不研發芯片是等死,誰研發是自己找死。因為芯片技術多年來一直是引進、消化、吸收,技術跟隨戰略的結果是一直跟在別人后邊走,技術上落后發達國家2~3代。在基礎這么薄弱的情況下,硬要從別人碗里分一杯羹,困難可想而知。
當時,有的技術人員認為,國外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成熟技術問世,我們現在再開始研制,能趕得上嗎?會有多大的市場風險?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和集團內部的意見分歧,經過一番分析,大家統一了思想,芯片雖然不是整機中利潤最高的部分,但是它是整機設備的心臟。美國稱其為“生死攸關的工業”,韓國則把它形象比喻為“工業糧食”。作為彩電生產大國,我們面臨著技術空心化、自主創新能力差等問題,在同國外產品的競爭中,這是最大的市場風險。市場重要,掌握核心技術更重要,為了將來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奮起直追!
集團董事會果斷拍板:在上海設立ASIC(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由幾名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組成團隊。資金保障到位,設施裝備齊全。
2001年6月初,在他們開拔上海之前,周厚健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要耐得住寂寞,為海信的率先突圍當好尖兵!
公司的決心和氣概深深激勵著這個年輕的科研團隊。他們深知技術研發是個艱難的系統工程,具有投入大、周期長、失敗率高的特點。但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鼠標和想法”的創新之中。劍在手,再向前跨一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2004年6月初,海信集團終于迎來了舉杯相慶的時刻,被命名為“信芯”的芯片研發成功,進入最后的完善階段。
喜訊接踵而至。6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海信集團視察,得知海信經過4年臥薪嘗膽,打破國外壟斷,研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時,稱贊他們干得漂亮,鼓勵他們在“中國創造”方面上多下功夫。
海信成功的步伐越走越穩健。一個月后,芯片投產一次成功。
海信人帶著對科學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運用企業整機生產、研發等多方面的優勢,利用近一年時間,進行新機市場營銷調研。集團總裁周厚健要求,劍在手,要再向前跨一步,直到性能最佳才能投入批量生產。
先投放市場30臺,市場反應良好;再做1000臺,2000臺,具有中國“芯”的新款海信電視,以高清晰、高畫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說,“信芯”的誕生,將極大地鼓舞海信堅持技術立企的信念,我們要依靠自己的芯片,不斷在彩電的性能與功能上推陳出新,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海信像一艘加足馬力的巨輪,載著民族的使命正破浪遠航!
作者:本報記者 梁萬魁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