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彩電行業正在掀起一場群體的反思潮,近日進入實際行動的是應訴歐盟反傾銷的首倡者廈華公司。10月25日,廈華搞了一場彩電業突圍之路研討會,問計于官方、學者及輿論界,吸引了眾多關心該行業的目光。
廈華和其他同行一樣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該公司總經理郭則理矢口否認將與長虹[微博]合并的傳言,他自信今天的廈華今非昔比,完全具備了獨立打江山的能力。歷史上兩家曾有過合并的談判,簽字時刻,一方反悔。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召開這樣一次研討會會引起上上下下的關注,是基于這樣一個現實:彩電業被國人指望成入世后中國最有競爭實力的行業,而這樣一個行業目前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絕非危言。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面前:今年上半年這個被寄予厚望的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如此下去,彩電全行業虧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郭則理以行業人士的身份把這個行業面臨的艱難處境概括為:缺乏核心技術導致對外受制于人,更為嚴重的是,行業某些占重要地位的大廠商因為缺乏核心技術而首開先河的價格競爭的方式已經被全社會接受,甚至成為主流的市場操作方式。
與會各界人士雖然痛陳了彩電行業的種種詬病,但是大家在是否有出路的問題上均持積極態度。
信息產業部信息產品司司長張琪慷慨陳辭,用了一些具體的數字來說明彩電業對國家的貢獻之大:國家對彩電業共投入資金280億,回 籠資金高達4500億;1999年中國經濟增長7%,而彩電行業增長28%-30%,今年1-9月仍然增長25%-30%;彩電行業為社會創造了20萬個就業機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淮[微博]博士不同意彩電業生病的說法,他認為在國際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情況下,中國面臨著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廈華老總郭則理強烈呼吁進行三方面的改革,他認為這種改革未必是個痛苦的過程,很可能是一種愉快的過程,因為這個行業正面臨著全新 的問題和全新的解決辦法,自然將是享受愉快。
郭則理認為要達到愉快的第一境界是掌握核心技術,在目前尚不能進一步達到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完全有能力進行應用技術的創新。各個業的產品應有差異性,有產品的差異性就會有價格上的差異性,目前這種純粹的價格競爭就會得到緩解。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不會簡單地被價格牽著鼻子走,而是取決于功能和質量。彩電企業應當“眼睛向上”,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因為視聽產品最終是信息技術革命當中
一個不可缺少的、不可逾越的產品———終端產品。
郭認為改革的第二個層面應當是“眼睛向外”。中國的彩電、彩管生產能力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全世界還有50%-60%的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它們的彩電市場擁有率還是很低的,還有很廣闊的市場。恰好這幾年,國外一些大公司已經逐步削減甚至停產傳統電視,這就為中國的彩電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國際市場競爭空間。假如把中國4500萬臺生產能力的一半投放到國際市場,中國彩電業就活了。
郭則理的第三種境界論是,彩電業將要展開的調整不僅應當是簡單的產品結構的調整,應該是更高層次的調整和改革。這些調整和改革起碼應當包括產權制度和“游戲規則”。“這個行業已經有一些競爭失敗的企業,為什么競爭失敗了,他們還繼續參戰?這個行業還有沒有游戲 規則?這個行業還受不受經濟規律的制約?如果存在市場失靈現象,如果對這些現象不引起高度的關注和警惕,如果政府部門不對此進行積 極而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引導,那么,這個行業想從根本上走出目前的困境,建立真正優勝劣汰的環境和資源向優勢企業的集中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