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訊 中國西北五省區利用旅游資源優勢,正在聯手同出旅游牌,使旅游業成為大西北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
中國大西北地處偏遠,人口稀少,經濟欠發達,但這里卻擁有豐富而獨特的自然景觀、民族風情和古代文化遺存。國家今年計劃拿出六億元的旅游國債投入西部開發,使西北地區的旅游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目前,西北各省已經達成共識,各地都把發展旅游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
據新華網報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負責人王樂泉說:“旅游業在新疆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有望成為新繼石油和棉花之后的第三大支柱產業。”新疆將擴大投資和融資力度,用于改善旅游接待設施和服務水平,并經營一批精品旅游路線,使中國的這個旅游資源后備基地能接待更多的游客。
新疆目前已組建了旅游集團,并不斷推出新的旅游項目。與此同時,新疆還派人遠赴東南亞、歐洲等地參加國際性的旅游交易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旅游促銷活動,在海內外掀起了一股“游新疆熱”。
陜西省早在兩年前就組建了陜西旅游集團公司,投資一點八億元人民幣,新建了十六個旅游項目。去年,這個省的旅游業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接待游客兩千七百萬人次,總收入一百多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點七,使陜西從一個文物大省逐漸發展為旅游大省。
在西部大開發背景下,西北各省區已看到優先發展旅游業好處很多。旅游業是無煙工業,消耗資源較少,基本不破壞生態。同時,它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促進社會文明,是一種最適于西部發展的朝陽產業。在大西北,旅游業還可以幫助少數民族居民脫貧。寧夏今年將在被稱為“貧困之冠”的西海固地區建立旅游扶貧試驗區——六盤山旅游扶貧試驗區。
中國大西北的五省區在地域、經濟和旅游資源上有著共同之處。在剛剛結束的兩千年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上,西北五省區利用優越的森林資源聯合設置展臺,依托境內遍布的自然保護區和大型天然森林公園推出森林旅游專線,并且著重經營原始森林獵奇、珍稀野生動物觀賞、考察等瀏覽項目。而傳統的“絲綢之路”旅游線路從西安-蘭州-嘉峪關-敦煌-吐魯番-烏魯木齊一線,橫貫陜、甘、新三省區,輻射青海湖和寧夏沙坡頭等景區。亞歐大陸橋自連云港起,從新疆出境,成為中國特別是西北五個省區面向歐洲旅游客源市場的重要通道,通過這一通道吸引了大批中西亞游客。
西北五省區在旅游業發展上的連動和協作,將使自然資源頗具互補優勢的大西北旅游組成聯合艦隊整體對外,形成品牌優勢,大西北也將成為中國新興的生態旅游區。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張希飲說,兩千年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選擇烏魯木齊舉辦,就是旅游主管部門以實際行動支持西部大開發。他認為本屆旅交會將促進西北省區利用“絲綢之路”的名牌效應,帶動大西北旅游業整體發展,使旅游業在西部大開發中真正發揮“先行官”作用。
張還認為,西北五省發展旅游業,交通最為關鍵。西北旅游要形成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首先要全面發展大交通,使交通與旅游形成互惠共贏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