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在新近出刊的《經濟學家》撰文認為,企業要迎接入世后的挑戰,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一是產權界定。過去,國企在所有制上清楚,但不等于產權清楚,產權是跟投資主體聯系在一起的。我國國企的問題就在于投資主體缺位。因此,產權改革有以下三個內容:(1)界定產權,明晰產權;(2)所有制結構調整;(3)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二是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這里面包含很多問題,必須先把一些理論問題搞清楚:(1)改革的利益導向和危機導向。改革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一個好企業應是利益導向的。但我們很多國企不是利益導向,而是危機導向,即只要還能混得下去的時候,不會想到改革。(2)管理代替不了改革。改革是前提,管理是永恒的任務,任何時間都要搞好管理,但改革前就不易搞好管理,改革以后管理就更有效果。
三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產業必須升級。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是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制度創新而沒有技術創新,推不出新產品;但只有技術創新,沒有體制改革,可能是寸步難行,所以說兩者是結合的。產業升級是在創新中實現的。
四是鄉鎮企業要改革,要提高競爭力。80年代有兩種模式爭論得很厲害,一是蘇南大集體模式,一是溫州家庭經營模式。現在這兩種模式的局限性都暴露出來了,都需要改革。
五是營銷定位。加入WTO后,國外企業一般首先進入大城市,中小城市和農村仍然由我們占領。因此,企業應盡早加快改革,把營銷定位,分析自己的產品適合哪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