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石化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石化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周邊地區,都將這塊大市場視為他們的目標市場之一。那么,我們的石化工業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石化產品市場有哪些特點?未來的石化工業將如何發展?本文擬就這3個問題作了一些探討。
競爭的生存環境
自1983年以來,我國的石化工業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在世界石化工業中的地位顯著提高,1999年乙烯年生產能力為442萬噸,世界排名第五。我國石化工業被國家確定為支柱產業,經濟全球化后,我國的石化工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新的生存環境。
1、我國石化市場成為競爭激烈的陣地
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歐美石化業進行了大規模化且卓有成效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如:“英國阿莫科石油、埃克森——美孚石油、三星[微博]現代化學——現代石化、三井石化與三井東壓合并為三井化學等,這從而大大提高了它們的國際競爭能力,并把亞洲作為進一步發展的目標市場。中東產油國以其豐富廉價的石油資源為依托,引進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建設世界級規模的石化裝置,我國也將成為他們的主要市場之一。
2、周邊地區對我國石化市場形成巨大壓力
世界石化工業生產能力過剩,大多數產品供大于求,特別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由于近年產量增加迅猛,造成絕大多數石化產品過剩。預計2000年東亞及東南亞地區,聚乙烯生產能力仍過剩30%,化纖生產能力過剩40%,合成橡膠生產能力過剩18%。這都對中國石化市場將形成巨大壓力。
3、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石化工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亞洲金融危機是90年代重要的經濟事件,它給我國的石化工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第一,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了石化產品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對中國石化市場形成了巨大壓力;第二,利用貨幣比價優勢,借機搶占中國市場,與中國石化企業進行“短兵相接”的競爭;第三,東南亞石化產品價格節節下跌,嚴重沖擊了我國石化產品的價格,影響了市場秩序。經過中國政府對進口走私的治理,情況有所好轉,價格有所回升。
4、我國高增長、低通脹的持續穩定發展局面,創造了有利于外商投資的良好環境。
現狀與特點
1、我國石化市場現狀
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帶動了石化產品需求的連續穩定增長,以乙烯為標志的石化工業,1999年乙烯消費達920萬噸。1990年—1999年,乙烯需求年均增長速度達19%,是GDP年均增長速度的10%的1.9倍。
1999年,我國生產乙烯435萬噸,合成樹脂846萬噸,合成纖維554萬噸,合成橡膠76萬噸,為國民經濟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貢獻。合成樹脂消費約2070萬噸,合成纖維消費約672萬噸,合成橡膠消費約125萬噸,我國的石化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幾大市場之一。
2、我國石化市場的特點
縱觀幾年來中國石化市場的變化,有幾大特點:
(1)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國內石化產品需求非常旺盛。
石化工業的發展是由相關行業的發展帶動的,反過來它又促進了其它產業的發展。
農業:農業消耗塑料的數量僅次于美國,地膜覆蓋數量也是世界第一位。我國20億畝可耕地面積中,地膜覆蓋已達1.2億畝,棚膜1000萬畝以上,加上灌溉、噴滴灌、育秧和牧漁業用塑料,1999年消費農業用塑料約180萬噸。預計2010年約合成樹脂365萬噸,年增長率6.1%。
建材行業:1999年建材工業消耗合成樹脂約80萬噸,主要是門窗和管材。我國政府近年加大了住宅、農田水利、交通運輸和公共設施等的投資力度,以刺激需求和就業,同時,這也促進了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預計,2000年后化學建材需求增長速度會更快,可達10%以上,到2010年約需合成樹脂220萬噸。
紡織行業:政府加大了對紡織行業的扶持,從而使近幾年較為困難的合纖生產企業有所好轉,合纖原料的需求將增長。
包裝行業:目前用塑料約400萬噸,主要用于化肥、水泥、糧食、蔬菜和飲料等的包裝,同時需用大量的中空容器和包裝片材。該行業對塑料的需求近幾年年均增長速度達11%以上。到2010年需合成樹脂1000萬噸,年均增長率為10%。
考慮其他產業的發展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預計2010年乙烯需求量約為1700——1800萬噸。
(2)石化產品自給率低,進口產品主要來自周邊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石化工業目前所生產的石化產品,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在品種和質量上,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三大合成材料的供需矛盾更為突出,國內產量只能滿足一半左右需求。1999年,合成樹脂消費量約2070萬噸,國內產量為847萬噸,凈進口1223萬噸,自給率僅為40.9%;合成纖維自給率約76.7%,此外還進口了大量粘膠纖維和化纖面料;六類合成橡膠(丁苯、順丁、丁基、氯丁、丁腈和丁丙)自給率約75%,這些產品的進口主要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以五大通用樹脂為例,在對我國出口的前8位排名中,只有美國是非亞洲國家;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省的五大通用樹脂占我國進口總量的63%。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省均以我國作為石化產品第一目標市場,出口到我國的樹脂分別占其出口總量的50%、60%和78%。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以及沙特對我國的出口量也增加很快。在貿易形式上,一些非正常進口已經擾亂了我國石化產品市場秩序,沖擊了石化工業。據統計,近年來化工、化纖進口產品中,來(進)料加工進口占80%左右,而加工成制成品后,其中有75%左右留在了國內市場。我國政府已依法采取斷然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國與國外石化產品貿易正常發展,使我國境內企業的產品能與進口產品平等競爭。
(3)我國未來的石化產品市場將由低檔次向高檔次發展
當前,我國的國民經濟運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戰略性調整時期。就中國石化市場而言,大多數是通用產品,許多專門領域所需原料都以通用級或低檔次產品代替。以聚乙烯為例,1998年總消費量為482萬噸,其中專用料消費約80萬噸,僅占16%,且絕大多數專用料依賴進口。如:棚膜料70%依賴進口,由新加坡和荷蘭進口;交聯電纜料65%依賴進口,主要是美國UCC的產品;高強度薄膜料65%依賴進口,主要是日本和韓國的產品;大中空器料75%依賴進口,主要是韓國和美國的產品,專用料市場幾乎被進口產品完全占領,而這塊市場將是國內企業效益的增長點。同時,隨著高新技術的投入和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如農業用棚模將向長壽、多功能性方向發展,灌溉向噴溉和滴溉方向發展;加大城市煤氣和天然氣管道的普及率;提高塑料在汽車中作內裝飾材料和結構材料的比例等等,都需要高檔次的石化產品。因此,為適應知識經濟產業的要求,中國石化市場將改變其消費結構,向提高層次發展,滿足石化產品的新需求。按照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石化工業提供更多的“綠色產品”和“清潔燃料”,要求提高三大合成材料非廢物品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技術。
2010年展望
按照“九五”期間國民經濟增長速度8%,2000-2010年預計增長速度7%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消費結構變化趨勢預測,中國對乙烯需求量2010年約1700萬-1800萬噸,比1999年需求量增長85%;與乙烯相關的下游產品五大合成樹脂需求量2010年約3500萬噸,比1999年需求量增長69%,合成纖維需求量2010年約800萬-1000萬噸,比1999年需求量增長50%(以高限計);六類合成橡膠需求量2010年約160萬噸,比1999年需求量增長60%。
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對石化產品的總需求十分強勁,中國市場潛力很大,這是加快發展石化工業的客觀要求和有利條件。我國石化工業沒有退路,要振興石化工業,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舒朝霞)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