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去杠桿”任重道遠
李新創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
數據實例可以展現鋼鐵行業的“去產能”情況:2016年國家正式公布淘汰6500萬噸落后產能,同時2017年計劃再淘汰5000萬噸,目前已基本完成今年淘汰產能任務。同時,按照發改委、工信部統計,這兩年還累計淘汰了1.2億噸左右(約合600多家企業)的“地條鋼”產能,由于“地條鋼”產能不在統計范圍之內,這1.2億噸地條鋼產能至少每年生產五六千萬噸的鋼產量。從2017年數據來看,我國鋼鐵產量增速仍比較高,1—8月份粗鋼產量5,664億噸,同比增長5.6%。由于中國鋼鐵產量占全球鋼鐵總產量的一半,也帶動全球鋼鐵產量增長。2015年和2016年,我國出口鋼材1億多噸,今年1—8月鋼鐵出口量5447萬噸,同比下降28.5%,其中與“地條鋼”生產相關主要材料產品降幅最大,其他產品降幅不大,說明打擊“地條鋼”的政策已有成效;更主要的是,今年的鋼材進出口成果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即“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盡管鋼材產品出口量下降28.5%,但鋼材出口的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還有所增加。
中國2016年進口10億噸鐵礦石,2017年1—8月份鐵礦石進口量7.1398億噸,同比增長約6.7%,所以預計今年鐵礦石進口量在去年10億噸的基礎上還將增長6%左右。我國每年進口1000多萬噸鋼材,因此進口壓力不大。之所以進口鋼材,不是我們生產不了,而是政策問題:一是改革開放初期定下的“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免稅”政策,二是產業鏈問題。
李新創接著談到鋼鐵行業的競爭力問題。他指出,“出口鋼材都是低附加值”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進口的高端鋼材產品與出口的高端鋼材產品相比,我國一些出口價格比進口價格要高。目前,中國鋼鐵是所有大傳統產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而之所以要去產能,主要產能過剩嚴重,也是為了提升鋼鐵企業的效益,避免一系列風險。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會員企業的統計為例(這些企業的總產量占全國鋼鐵總產量近80%),今年1—7月,鋼協會員企業實現利潤707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43億元。企業財務狀況總體好轉,去年同期有30%的企業出現虧損,而今年1—7月份,只有11.7%的企業出現虧損。然而,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不高。即使實現了707億元的收入,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卻只有3.4%。相比之下,工業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約為6%,金融行業的銷售利潤率約為30%。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行業利潤率這么低,而沒有競爭力的行業利潤率卻這么高,這一情況應該扭轉。
鋼鐵“去產能”的效果十分明顯,但鋼鐵企業“去杠桿”卻還是任重而道遠。截至7月末,鋼鐵企業的總負債率為69.9%,同時,按照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鋼鐵會員企業的總資產為4.8萬億元,按照70%的負債率計算,相當于近3.5萬億元債務。一些分析鋼鐵利潤過高的人,沒有考慮折舊、管理費用、利息等成本要素,沒有考慮鋼鐵企業要加大安全環保投入成本增加因素,也沒有考慮鋼鐵職工收入過低的嚴重問題等等,簡單地夸大鋼鐵利潤高,這是大錯特錯。因此,鋼鐵“去產能”政策還要堅定執行,不能動搖。同時鋼鐵企業“去杠桿”也要繼續進行,否則高負債率會讓企業難以生存。
李新創還對與鋼鐵產業相關的政策進行分析:
第一是環保政策。環保政策對鋼鐵企業不分好壞“一刀切”是錯誤的,環保達標企業不應限產或少限產,但對環保不達標企業“一刀切”則是正確的。環保限產政策不會對鋼鐵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環保限產政策落實后,相關產業對鋼鐵的需求會下降,特別是鋼鐵產能過剩,完全可以滿足國內鋼材需求,同時我國也可以通過減少鋼材出口量來維持國內的鋼材供應。
第二是出口政策。全球范圍內的鋼材產品有30%是被直接出口,還有20%則是被間接出口。今年我國鋼鐵企業效益好轉的另一個原因,是1—8月我國的機電產品出口保持14%的增速。機電產品銷售能夠帶動鋼鐵產品銷售,因此鋼鐵企業效益好轉,不完全是由國內基建投資增長帶來的,也包含機電產品出口增長這一因素。
鋼鐵產業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2000年,民營鋼鐵產量占總產量比重不到10%,而今天這一比例已超過60%。同時,鋼鐵企業的“債轉股”要被落實,以減少企業債務,這需要金融機構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另外,鋼鐵投資需要合理布局,比如建設沿海鋼鐵企業,實現鋼鐵布局“一帶多點網絡化”,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鋼鐵行業健康發展,要以九化協同(綠色化、有序化、品質化、標準化、差異化、服務化、多元化、智能化、國際化),重塑價值鏈,全面提高競爭力。所以鋼鐵行業需要大量的投資進行綠色發展和有序化的整合,企業服務化、差異化、智能化也需要大的投資。黨中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這兩年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在國內和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大大加強。這些都說明鋼鐵行業還需要大量投資來進行升級改造。
李新創最后提出如下結論:
其一,我國鋼鐵行業有可能引領世界100年。縱觀近200年的現代鋼鐵發展史,英國引領世界80年,美國引領世界70年,中國則有可能超過百年。目前我國的鋼鐵行業具備好產品、好價格、好服務、好規模和好品牌。全球最大、最活躍的市場、約全球45%的鋼材銷費在中國,我國鋼鐵行業有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裝備,最全、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最最多、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最快、最及時的服務體系,這是我們鋼鐵行業幾百萬職工幾十年艱苦奮斗打下的難得競爭優勢。
其二,我國有成熟的鋼鐵市場和難得的產業比較優勢。我國的鋼鐵行業建設成本只相當于歐美發達國家的60%,這從側面說明我國鋼鐵行業的競爭力很強。既然要引領世界100年,那么從國家宏觀政策角度,就需要高度重視鋼鐵產業;因為產業定位準確了,和鋼鐵行業相關的礦業、能源、金融、服務等才會跟進發展。盡管現在有很多高新科技在發展,但鋼鐵與經濟仍密不可分。世界上所有的大國、強國幾乎都是鋼鐵大國、強國,因此,對鋼鐵行業的發展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判斷。這不僅對鋼鐵行業健康發展重要,對國家的健康發展也非常重要。
(本文內容不代表新浪財經觀點)
本期《熱點辯論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下屬的北京博智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提供智力支持,博智宏觀論壇旨在對中國經濟的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研判,為政府和市場機構做出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