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盤和林
隨著各地陸續公布2021年數據,全國33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前100名的城市名單也出爐了。2021年GDP百強城市經濟總量達到79.8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的69.8%。盡管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明顯加快,但東部地區城市經濟實力依舊強勁。
經濟區域性集中的態勢進一步強化
從各地公布的2021年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各地區經濟增長的趨勢和特點,首先,經濟增長實現了自我跨越,百強門檻和上限被突破,經濟增長是趨勢。2021年,位居第100名的城市商丘的GDP為3083.32億元,百強城市門檻比上一年提高了281.2億元,這是百強城市門檻首次突破3000億元。GDP超過萬億大關的城市共有24個,比上一年多一個,新晉萬億城市是制造業大市東莞。其中,上海和北京均首次超過4萬億元。
其次,經濟區域性集中的態勢進一步強化。江蘇13個城市全部進入百強,山東和廣東分別有11個和10個。從區域分布來看,百強城市集中于長三角和珠三角,且經濟總量進一步提升,百強城市的門檻進一步抬高。在城市化推進的大背景下,大城市發展資源更為集中,經濟發展較快。
最后,依托特色產業,地區經濟發展遍地開花。從排名變化來看,一些地級市表現十分突出,其中寧德排名上升了12個位次,鄂爾多斯、榆林上升10個位次,依托特色產業,這些地區實現了后來居上。比如寧德,依托于寧德時代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大跨越,而同樣狀況的還有濰坊。另一些地區,比如包頭、鄂爾多斯,則依托于能源價格上漲,利用周期實現了城市排名提升。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城市資源集中的優勢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增長機會,是一個增長-增長的循環。而就宏觀經濟增長來看,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的真正增長需要通過將不發達地區拉出“低增長圈”來實現,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塑造地區優勢,讓地區形成特色增長路徑,比如寧德,依托于寧德時代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帶動地區經濟增長的大跨越。而這對于經濟增長結構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另一方面,“先富帶動后富”,提質增效,增強產業鏈韌性和彈性,也是提高經濟增長總體水平的一種重要方式。區域的小城市可以依托于區塊經濟的發展產業和發展基礎,通過很多城市圍繞一家大企業,或者圍繞一個產業,進行集中式發展,這種發展態勢對于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是有幫助的,能夠形成區域內的協同效應,從而強化產業競爭力,而競爭力強化之后,又反過來推動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
GDP大幅增長的驅動力主要在新興制造業
需要注意的是,GDP作為經濟增長的指標可以衡量地區經濟增長的總體狀況,是我們常常采用的,一種已經近似“全民化”的經濟增長概念。但是僅僅采用GDP作為衡量經濟領域發展水平的指標,則會讓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面。比如GDP指標不能體現濟發展的成本、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人們生活質量和收入水平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代價。
根據2021年的實際狀況,可以看到,GDP大幅增長的驅動力主要在產業,主要集中在實體產業中的新興制造業,比如疫苗、核酸等防疫用品,也包括新能源相關的產業,這些產業都是2021年全球需求旺盛的產業,龐大的需求帶動了這些城市GDP的發展。
可以看出,在我國經濟實際發展過程中,已經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結構和經濟發展的效率和效益,“不唯GDP”事實上是實現持續高質量經濟增長目標中我們應該秉承的重要觀念。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可以看出,生態文明、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創新引領、產業鏈供應鏈是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熱詞。
因此就政策環境來看,四新經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一帶一路等政策支持和優惠,給了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契機和彎道超車的動力,而就整個區域經濟和宏觀經濟而言,有助于縮小東中西部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同時平衡經濟增長結構,依據地區自然和經濟社會特征,塑造特色產業,完善產業鏈和供應鏈,讓產業更加多元和完善,能有效支撐和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創新產業的推進,我國新興產業將進一步實現多元化,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2022年,隨著東數西算的推進,西部部分城市依托數據樞紐中心,更多圍繞數字化產業進行發展,故而百強城市中將會有更多的中西部城市,國家區域性發展態勢會更加均衡。
深化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動能
近幾年,疫情爆發和反復,國際貿易封鎖,政治邊緣風險,使得企業、產業甚至是國家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不斷惡化,而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產業鏈和產業的國際分工,使得經濟的增長不能脫離國際市場,同時作為改善營商環境的關鍵,市場化改革是提升市場活力,激發創新能力的基礎和重要保證,有助于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防止資本的無限擴張,促進企業、行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因此,不論是沖刺百強GDP地區、還是沖刺萬億城市,都要通過堅持改革開放來釋放發展動能,可以通過產學研融合來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可以通過開放來推動企業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通過自貿區等多種模式,開放更多對外經濟窗口。
對于區域經濟,過去是區域內產業鏈協同,未來,區域經濟之間要加強互補和互聯互通,不同區域之間依托各自特長,來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錯位發展等全新發展態勢。利用跨區域人才合作來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打破壁壘,讓區域經濟,有點帶面的方式,來挖掘區域經濟上升新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以經濟改善民生環境,是經濟社會追求的最終目標。因此,若要實現社會持續發展,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體驗,使得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協調,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相適應。
(本文作者介紹: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