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系統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雙循環”的提出有它的特殊背景,即美國退“群”毀約、實行單邊保護主義、破壞WTO機制,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經濟戰”等,對中國實施斷供,以及所謂的“脫鉤”“去中國化”等,使得我們的產業鏈存在斷供風險,國際循環不暢。為應對國內外形勢結構性轉變,我們要更多依靠國內循環,利用我國的超大市場,把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拉動供給,創造需求,使我國經濟進入更好的良性循環。
這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一,必須堅持擴大內需。
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內銷售產值的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占85%,而出口盡管總額較大,但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僅為15%左右,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14億人口的經濟增長潛力和大市場優勢,把各方面的需求調動起來。
首先,激發消費潛力。傳統一般消費品制造業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去年我們人均GDP已達到1萬美元。通常經濟學方面的分析,1萬美元是一個坎,到了1萬美元,人們開始高消費。這個高消費不是說很奢侈的消費,也不是比發達國家更高的消費,而是在消費的收入比重當中,消費會逐步提升,儲蓄會逐步下降,進入消費的新階段。我國有14億人口,低收入居民、中等收入居民以及高收入居民消費的有效需求均不足,消費潛力尚未充分激發。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進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優化社會分配結構,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多層次、多元化的內需市場,不斷提升大眾消費能力。
其次,拓展投資空間。中國龐大的市場體量,有大量的投資機會和巨大的增長潛力。一是要推動城市化、城市群發展。中國目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仍處在發展的中期階段,美國、歐洲的人均GDP為五六萬美元,我們只有1萬美元,仍有大量的人生活在農村,城市化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幾個大城市群已到1.5億至2億人規模,中東部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也有3000萬至5000萬人的規模,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這些城市群通過快速交通,把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甚至周邊的農村聯接起來,解決房地產和其他的供求關系,有效促進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發展,從而促使國內的市場能夠更好地循環起來。二是要深挖數字經濟潛力。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市場,引領全球。同時,我們的應用數字新技術發展非常快,各個領域不斷有新技術、新的互聯網公司產生,成為世界上第二大互聯網獨角獸企業的集聚地,且惠及面廣,除了電商之外還包括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等,在公共領域數字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中國有14億人口,網民數量眾多,互聯網覆蓋率不斷攀升,同數字技術相關的各種產業,包含一些產業應用數字技術過程當中所產生的產值,發展非常迅速,規模巨大,要在這方面做好文章。
第二,“雙循環”不只是擴大內需,也要在供給側使產業鏈供應鏈如何能更好地循環,也要使供給更好地創造需求。
供給側的首要問題,就是加強自主科技創新,這是破除產業鏈斷供、實現“雙循環”的關鍵因素。在新的歷史時期和國際環境下,中國必須要有更強的自主創新能力,補足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保障,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機構及跨學科前沿交叉研究的平臺,吸收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開展原始創新研究,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對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加大對戰略高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找準源頭性技術創新領域,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體制,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在這一過程中,一是發展好民營經濟。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是一個風險極大的過程,這需要民營企業家的推動。中國的體制優勢比較適合于模仿攻關階段,但不適合“無人區”的創造,所以,政府應該創造激勵創新的機制,包括保護知識產權,資助、獎勵創新創業等,讓千百萬的企業、企業家、科學工作者“胡思亂想”,不斷產生新點子,進行創新創造。二是政府可考慮采取建立孵化器等普惠制的政策,以及投資一些創新項目,鼓勵科技創新的發展熱情。但是,政府不能引導和規定發展哪些產業,要敞開這個口讓市場去配置,讓企業去創新。三是讓市場發揮作用,吸引、鼓勵投資基金等風投資金進入市場,進行市場化資源配置。政府各類獎勵補貼,可以以風險投資基金的市場化方式支持,避免出現市場扭曲;政府基金也可以學習風投做法,積極“跟投”市場關注的行業,分擔一部分風險;如果項目成功,就要提前退出,讓利于市場,不以高額回報為目的,這樣更有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鼓勵創新創業,另一方面幫助企業梳理、分析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鼓勵一些基金進入這些領域,鼓勵產業內部重組,企業優勝劣汰、兼并重組,使產業結構更加優化。
其次,深化體制改革,包括供給側、產業鏈、供應鏈等,消除國民經濟循環的各種梗阻。生產、分配、流通、消費,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環節,是促進經濟發展、暢通供給循環的關鍵。過去我們出現地方保護主義以及資金不到位、有需求沒供給、有供給沒需求等供需錯配、結構性問題,存在很多梗阻。要進一步加大經濟體制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市場準入限制,減少審批環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政府補貼制度;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沖破交易環節、流通環節、物流環節等一系列堵點和梗阻,打破市場上各種顯性與隱性的要素流通障礙,促進供求關系間的良性循環。
再次,以供給創造需求。一是要以更多更好的產品、更加多元的消費方式,拉動需求。中國的制造業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短期內因以前過熱而產生的“過剩產業”要轉型轉移,要改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不能一味“停產”。同時,積極創新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滿足各類消費需求;二是通過降低成本拉動需求。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除了企業要通過自身轉型升級有效降低成本外,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幫助企業降低包括稅收、資金、勞動力、土地、公共服務等在內的各項成本,為企業紓困,使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資金集中于研究和生產,從而更好地創造需求。
“雙循環”要繼續做好國際循環
“雙循環”沒有否定改革開放,更沒有否定國際循環。“雙循環”中國際循環更多的意義,不在于賣出多少東西,而在于學到多少知識和技術,一旦面臨斷供局面,我們還能繼續支撐和發展下去。因此,我們仍要繼續擴大開放,繼續學習,繼續做好國際循環。對中國企業來講是這樣,對跨國公司同樣如此。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就是中國GDP的組成部分,就是中國內部循環的組成部分,同時它又是推動跨國循環和國際循環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們要繼續做好國際循環,形成全球利益共同體。
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很多方面仍然落后,尤其在主要技術產業領域,聯合國260多項子產業的1200多項次級產業之中,我們有600多項受制于人。600多項要依賴于人,缺乏最先進的技術,要補齊它們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們不得不依靠國際循環。繼續做好國際循環,就是要繼續擴大開放,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向世界學習,只要別人比我們先進,我們就要向人家學習。學習的成本,發揮后發優勢是最低的,特別是跟研發相比。當然學習過程中要提升研發的能力,但是要繼續開放才能有提升研發能力的條件。與此同時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開放才能了解國際標準,才能知曉國際競爭現在是什么水平,你才真正有國際競爭力。傳統意義上的進口替代,發展自己的優質工業那套理論和政策,早期拉美均采用這種發展戰略,但最終都沒有發展起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溫室”里長大的產業不具備國際競爭力,比不過人家。因為你不知道國際標準的發展狀況,所以根本無法競爭。一旦封閉起來,就無法競爭,無法在國際上真正有競爭力,因此我們要繼續開放,繼續學習,繼續推進國際循環。
縱觀當今世界,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化進程仍然會繼續。即便美國奉行“美國優先”以及單邊主義政策,使得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但全球化并沒有停止,仍然在進行。全球化最初由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推動,盡管因全球化導致美國一些產業的流失,使得美國一些政客利用工人的失落感來謀求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這些跨國企業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和更多的回報,現在依然在思考如何在全球更好地配置資源。因此,全球化的原動力沒有改變。盡管現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可能有一些反全球化的勢力,但是從全世界來看,支持全球化、推動全球化的力量比當年更多更甚。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最初,多數發展中國家對全球化是有疑慮的,認為跨國公司是來剝削自己,搞“新殖民主義”,所以不是很支持。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看到發展中國家可以從全球化中受益,特別是從中國的發展歷程中看到了可以從全球化獲得發展機遇,因此現在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都在支持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全球化不可逆轉,多邊主義不可逆轉。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邊的世界,某些消極因素可能猖獗一時,但長遠來講,它們無法改變歷史發展趨勢。因此,我們的企業要繼續發展,仍然要有全球化思維,考慮如何在世界市場更好地發展自己,如何在全球更好地配置資源。
全球化的趨勢不會改變,可能發生變化的是全球產業鏈重組。多元化產業鏈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和顯著特征。全球產業鏈過多集中于某一國家和地區,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當某一國家或地區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斷供。全球產業鏈重組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產業鏈重組呈現明顯的區域性特征。產業鏈重組時會考慮在地理位置上對自身的影響小一點,產業鏈不在自己國家的,也會盡可能放在離自己國家近的地方。因此,全球可能在三大時區,形成三大相對完整的生產供應體系:亞洲、歐洲與非洲、美洲。這三大區域各自都有較齊備的資源要素結構,如市場、資金、科學和廉價勞動力等,可以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形成“再全球化”。其次,根據成本以及國際貿易關系的變化,產業鏈可能會進行局部調整,一些企業會進行遷移,如一些跨國企業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國家,有些企業會將產業布局在中國等。
雖然全球產業鏈會發生局部調整,但基本的趨勢和邏輯不會改變,即中國的市場和發展機會,中國的資源和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會吸引更多企業進入。目前來看,中國的進出口增長不錯。我們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實現了復工復產,而其他國家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沒那么順利,使得海外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但當地供給無法滿足需求,這些需求很大部分就變成了我們的外貿出口。因此,中國仍要繼續擴大開放,大力發展外貿,繼續做好國際循環,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的發展。
通過“雙循環”邁向發展新征程
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某些方面處于“鋸齒型引領”狀態。所謂“鋸齒型”,即你有在前的、我有在后的,但是在另一個領域我有在前的、你有在后的,各有千秋、各有長短,不再是我們完全落后、人家完全領先。因而美國的一些政客企圖抓住最后的時間窗口,想方設法以各種策略遏制中國(尤其是引領型)的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內外形勢變化,如果我們繼續保持高速或正常增長,以5年、10年、15年、20年穩定的經濟增長,不斷提高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當他們意識到無法遏制中國的發展時,大概就會來跟我們談合作了。此外,在國際形勢逆風逆水的情況下,我們要形成全球化“黏合劑”,通過技術發展、技術進步鏈接全球,通過數字經濟鏈接全球。在數字經濟領域里面,只要他們不脫鉤,只要繼續在這個鏈子上,我們就能繼續發展,保持發展態勢,然后還可以繼續跟他們黏合,同他們交流,在網上做生意、搞金融,從而使得我們在國際多元體系中的話語權更大,能做的事情更多,這樣就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的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們仍需要繼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利用我國龐大的市場,打通堵點,消除各種梗阻,暢通國內國際循環,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才能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本文作者介紹: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