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數據,GDP增速同比下降6.8%。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低的季度增長,也是唯一的負增長。和外界的預測基本吻合。
對這個數據究竟怎么看,我簡單的做點點評:
第一,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數據。在數據出臺之前,我們雖然預測一季度經濟增速為負,但有沒有勇氣拿出真實的數據這是需要大智慧的。我們欣慰地看到,統計局拿出了和中國經濟的實際吻合的數據。真實數據不會打擊士氣,敢于面對真實的經濟狀況才能在政策上對癥下藥。
第二、從3月份的各個指標看,隨著復工復產,一些主要的指標相對于前兩個月都有大幅度的回升。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但3月份同比下降1.1%,降幅較 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下降19.0%。其中,3月份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降幅比1-2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制造業投資下降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降幅分別比1-2月份收窄10.6、6.3和8.6個百分點;貨物進出口總額6574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進出口總額24459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隨著復工復產,一季度的數據可能成為今年最低的數據。
第三、對一季度經濟增長要有平常心,也不要刻意去解讀數據。刻意解讀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種情況前所未有,經濟停擺前所未有。這是一個無法和過去任何一次危機比較的危機,這次真的不一樣。
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在他的最新的備忘錄中特別警示:如果你正在經歷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你就不要胡說你知道結果會怎么樣。這也意味著,我們只能根據形勢的變化來調整預判和對策。大家都如此,歐美預計經濟萎縮會達到30%以上,說實話,我們確實是比較幸運的,最早控制住了疫情,這很重要。
第四、“全球化”被病毒體現的淋漓盡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病毒攻陷了全球。這也許是全球化最好的體現。全球確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200萬,而且還沒有看到轉折點。在生產、消費、投資、資金流動、人力資源都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控制住疫情不代表我們可以獨善其身。有些行業,我們無法開工,因為零部件是來自歐美,有些行業,開工也沒有意義,因為市場在歐美。所以,我們根本不敢講,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中國經濟究竟會如何,還得看病毒的臉色。
第五、現在可以反思政策了。當美聯儲一反常態不淡定,破天荒不斷突破游戲規則的限制無節制放水的時候,多少人批評美聯儲反應過度,當美國拿出2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的時候,多少人認為反應過度。現在看來,不是他們反應過度,而是形勢的確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很多。我們的政策力度顯然不夠。現在還沒有拿出一攬子的應對計劃。信心仍然沒有穩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我們推出了“4萬億”,出手快,出拳重。而今天,迄今為止,只是零碎的應對,并沒有強有力的一攬子舉措。我不明白為什么?
第六、不要看經濟數據,要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要調研多少企業可以活到全球疫情結束的時候,要看多少人會失去飯碗。美國失去飯碗的人數超過1000多萬了,這個數字肯定還會翻番。中國需要有真正的救中小企業,救就業的實質性的舉措。就中小企業的命運和就業而言,中國經濟還真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候。
第七、要看到,這次疫情再次暴露出中國經濟創新不足的短板。疫情的應對,歐美盡管有很多需要詬病的地方。但在科技領域,在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快速突破,再次凸顯了他們的硬實力。我們是有差距的。美國可以做到5分鐘出陽性結果,我們卻仍然處在刀耕火種的檢測年代。我們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在這方面的重大技術進步和創新。我們要反思。
第八、記住,世界在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最近發文《冠狀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在文章中,基辛格指出:在這場冠狀病毒危機之后,世界將永久性改變。“雖然對人類健康的攻擊是暫時的(希望如此),但它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可能會持續幾代人的時間。”高層也不斷提醒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中國要把那些可能逆轉中國發展趨勢的事情想得多一點,并在戰略層面做好應對。
這其實才是對中國最大的挑戰。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產業經濟學博士后。現任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