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卞永祖
前一天美國WTI 5月合約出現歷史上首次負數時,不同于大多數人,我認為此事有可能對從事套期保值的美頁巖油廠商帶來巨額收益,并擔心多頭虧損者很可能是中國投資者,沒想到接著就曝出中行原油寶事件,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原油寶事件相關部分細節仍然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應該是確定的,中行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相關風險考慮不周到,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也不全面、不到位的。這也導致很多投資者并沒有意識到可能的風險。
如果我們仔細回溯改革開放后中國投資者走出去的過程,這次事件可以作為第三波走出去的一次標志性事件。本世紀初,第一波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經濟開始快速發展,國內資源明顯不足,這一波走出去的主要是國有企業,主要是投資境外的礦產,這其中比較有名的應該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最終演變成了100億美元的黑洞。其實除了泰富,那時相當多的國有企業都紛紛出海購買境外礦產,非洲、南美甚至大洋洲島國,都留下他們的身影,每個達成的交易看起來都非常合算,前景無量,但是最后往往虎頭蛇尾,真正運作時困難重重,有的即使十多年過去,買的那座山還是原來的那座山,這應該算是第一筆學費。
再后來,就是有了錢的民營企業開始了跨境收購。他們似乎更熱衷于球隊、酒店、電影院這樣的成熟資產,出手也相當大方,不過后果就是萬達、海航、安邦等企業給自身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不得不拋售到手資產,其并購資產似乎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比如AMC據傳也正在申請破產。
第三波,主要是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加速后,有了錢的富人也開始出海了,前幾年的歐美加到東南亞的大肆購買房產,到不滿足于滬港通、深港通的中規中矩,以及可以跟最發達金融市場接軌的原油寶這樣的產品。
之所以說這么多,是想說中國人在境外投資這件事情上其實是一直在交學費的,只不過更早的時候,交的學費跟個人也許沒有直接關系,感觸并不深刻。本質上來說出去的錢都是來自于大眾,只是不是個人腰包,這次中行原油寶事件卻讓一些個人虧了個底朝天,自然就引起了更大反響。
所以說,對外投資高度專業,中行一直是我國涉外金融的主力,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何況沒有經驗的企業和個人?更重要的是,從這些年資金流動的情況看,為什么在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同時,資本外流有不斷加劇的趨勢?即使上月國外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美國股市連續四次熔斷,國內資金也是流出。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投資者放心的安全的持有中國資產。
金融市場不發達,缺乏對沖機制,沒有辦法對沖其中的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股市相關的做空機制就不完善,也容易導致股市非理性上漲,恰如2015年一樣,最終又以暴跌結束,投資者淪為一茬茬的韭菜。
深層次原因,恐怕在于我國的經濟結構。目前整個社會的信用已經深刻的房地產化。最近幾天深圳房地產突然非理性上漲,原因企業經營貸跟房子綁定,所以大家只能做高房產價格,才能拿到更多貸款。從居民角度來看,也是存在同樣的問題,信用都已經深深的跟房子綁在了一起。
進一步說,人民幣的發行也深刻的烙上了房地產的痕跡。商業銀行的貸款創造貨幣,并且信用擴張越快創造的貨幣越多,當信用更房地產綁定在一起后,房地產的發展也就跟貨幣發行綁在了一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房子似乎成了貨幣的錨定物。
這種方式的劣勢非常明顯,在各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下,房地產容易泡沫化,世界大國大都發生過地產泡沫破滅對經濟造成的巨大影響。當把太多資源跟房子綁定后,其它行業必然受到抑制。
回到中行原油寶的事件上,要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外國人投資、持有中國資產,不要去不斷的交學費,關鍵還是要加快改變目前經濟的結構,“房子是用來住的”要得到切實執行。
(本文作者介紹:人大重陽產業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管理咨詢界老人、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潘翹楚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