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已過時 30年后誰來養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8日 14: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毛丹平 “30年后誰養你”,答案似乎是唯一的:自己養自己。 “養兒防老”也許是一個備選答案,但我們60歲的父母大約已經搖頭了,怎么能指望今天只有7-8歲的孩子們,30年后養4個老人?
這背后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我們希望過一個怎么樣的老年生活?今天的努力工作,希望換來一個茍且的老年嗎?從中等生活水平來看,即便今天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和住房,有事業有成的兒女,他們還是會對“養兒防老”搖頭。因為他們的退休金無法面對今天的物價,而在需要子女們資助醫藥費或其他大額開支,甚至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時,擔心要看兒媳、女婿甚至兒女的臉色。 事實上,養老計劃的重要性在于,30年后,退休之后,不僅要活著,而且要能夠有尊嚴地活著,要在有閑的時候還要有足夠的錢,使自己能精彩、舒適、穩定、坦然地活著。 所以,在麥肯錫和Limra對美國最富裕家庭(個人)的個人理財調查中,養老計劃幾乎是所有富人們最關心的理財目標,而財務尊嚴和財務獨立是養老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畢竟,對于富人們來說,也許養老的財務安排包括一年365天中有200天要打高爾夫,而且出門要坐頭等艙。 如果我們放棄了“養兒防老”的念頭,那靠什么養老? 大家都知道社會養老保障三個支柱:社會保險、企業年金、個人商業養老計劃。在我看來,對于家庭和個人而言,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及早,最好就在今天開始,給自己做一份退休養老計劃。 首先,要確定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質,生活水準,不要比現在大幅下降,一般大約是現在日常開支的80%左右。如果想要有其他精彩節目,如每年去旅游或者上老年大學,則要預算這筆開支。另外,要預留一定的老年護理費,不要指望子女病床前盡孝,要祝福他們未來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其次,要考慮通貨膨脹和費用增長率,這是兩個不同概念。比如東北大米從1元/斤漲到2元/斤,這是通貨膨脹;人們不用摩托車而改為汽車,這是整體消費水平增長。 算一算如果維持這樣的生活水平,在退休時要準備多少錢。比如30年后維持相當于現在5萬元/年左右的退休生活需要準備400萬,你準備好怎么做了嗎? 為養老要做的準備,包括兩種方式:一是將目前儲蓄中的一部分,用做養老準備;二是將每年收支節余做定期定額投資。由于養老計劃追求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御通脹、有一定強制性原則,所以要將養老儲投與其他投資分開。用適度債券、平衡基金、保險等組合去實現。保險產品相對其他產品收益率也許不算高,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強制性,因為它退保成本高,也就是退出壁壘高,所以不會輕易將養老年金挪作他用,使得保險成為養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社會保險和企業年金也有大大的好處,一是強制性,二是有企業幫你出一部分錢,有社會平均補助部分給你,所以一般不要錯過。 所有的養老計劃,都是平衡現在與未來的收入與支出,平衡這種支出還是那種支出。所以,要在每月消費之前,為養老做一些儲蓄,在考慮其他財務目標前,要考慮養老,外國理財專家稱為Pay your self first。 比如子女教育,有經濟學家將孩子比作商品,要么是耐用生產品,要么是耐用消費品。耐用生產品如姚明,是搖錢樹,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放棄“養兒防老”的念頭,就不要無節制地在子女教育上投資。由于子女教育和養老計劃在目標時間上比較接近,家庭要在子女教育計劃和養老計劃中獲得平衡,在為子女教育投資時,也要為自己養老投資。 否則,30年后誰養你呢? |